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张金玲为演好刘四姐,到底吃了多少苦?

更新时间:2025-08-05 07:40  浏览量:3

提起《渡江侦察记》里那个撑杆跳船的刘四姐,老影迷总会想起她飒爽的身影。可谁能想到,这个在银幕上如游龙般穿梭水乡的角色,竟是由一个连水性都不熟的北方姑娘演的?更让人揪心的是,拍摄那场经典跳船戏时,演员张金玲的尾椎骨刚裂了15天。

今天就来聊聊这位从河北农村走出来的女演员,是如何用骨子里的韧劲,在1974年的银幕上刻下属于自己的传奇。

一张照片改变命运:农村姑娘闯进话剧团

1966年的河北沧县杜林乡,16岁的张金玲刚从中学毕业。和村里其他姑娘不一样,这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总爱在田埂上哼歌,在晒谷场模仿样板戏里的动作。谁也没把这当回事——在那个年代,农家姑娘的出路似乎只有下地干活、嫁人生子。

张金玲却把日子过出了不一样的模样。她成了村里的代课老师,白天教孩子们认字,晚上就在煤油灯下对着镜子练表情。命运的转折藏在1970年的夏天,湖北省话剧团来学校招生,考官在教务处的旧相册里翻到了一张集体照。"那个站在后排的姑娘,眼神里有股劲儿!"就这样,从未学过表演的张金玲被选中,背着一床棉被离开了家乡。

话剧团的日子比种地还苦。跑龙套的三年里,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台词,别人演主角时她就在侧幕条里偷学,把每个角色的台词抄在小本子上反复琢磨。有次演群众演员,她因为太投入,在台上多走了两步,被导演骂得眼泪直流,可第二天照样第一个到场。

临危受命演刘四姐:北方姑娘要过"水性关"

1973年的一天,张金玲正在排练话剧,突然被通知去上海电影制片厂试镜。原来,上影厂要重拍《渡江侦察记》,当年老版里的刘四姐由资深演员饰演,这次想找个年轻演员,让角色更有青春气。

试镜时,导演让她演一段"遇敌应变"的戏。张金玲想起村里老人讲的抗战故事,眼神一凛,抬手做了个握枪的动作,脚下顺势滑步隐蔽——这个没经过设计的动作,恰恰演出了游击队长的机敏。三天后,她接到通知:刘四姐这个角色是你的了。

高兴劲儿还没过去,难题就来了。剧本里的刘四姐是江南水乡人,撑船、游泳样样精通,可张金玲是个典型的北方姑娘,连像样的河流都没见过几次。剧组安排她去芦苇荡学撑船,她站在摇晃的小船上,刚拿起竹篙就摔了个趔趄,膝盖磕在船板上青一块紫一块。

最要命的是那场跳船戏:刘四姐要从岸边一跃跳到行进中的船上,既要展现敏捷,又不能让观众看出破绽。为了练这个动作,张金玲每天天不亮就去江边,对着空船反复练习起跳角度,腿上被芦苇划出一道道血痕。

15天卧床后带伤上场:打封闭也要完成拍摄

就在拍摄前一周,意外发生了。张金玲在水房打水时,脚下一滑从台阶上摔了下来,医生诊断为尾椎骨骨裂,要求至少卧床休养一个月。可剧组等不起——江边的芦苇再过十天就要黄了,错过这个档期,整部戏的外景都得重排。

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张金玲摸着疼痛的尾椎骨掉眼泪。不是怕疼,是怕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就这么溜走。她听说剧组在找替身,急得直摆手:"刘四姐的眼神,替身演不出来!"

最后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打封闭针。医生警告她,这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但她咬着牙说:"只要能拍戏,我认了!"

拍摄当天,长江边的风特别大。老演员陈述(饰演敌情报处长)悄悄对她说:"丫头别怕,我在水里给你把着船。"当导演喊"开始",张金玲深吸一口气,忍着剧痛助跑、起跳——镜头里的她像只轻盈的燕子落在船上,可没人知道,落地瞬间她疼得差点跪下去。

"过了!"导演的声音刚落,她再也忍不住,捂着尾椎骨蹲在船上哭了。这一哭,有疼,有委屈,但更多的是终于完成任务的释然。

银幕绽放的背后:观众看不到的伤痕

1974年《渡江侦察记》上映后,张金玲饰演的刘四姐成了街头巷尾讨论的焦点。有人说她把水乡姑娘的灵秀演活了,有人佩服她跳船时的飒爽。可没人知道,每次看完电影,她都要偷偷用热毛巾敷尾椎骨——那处旧伤,成了她一辈子的印记。

这部戏让张金玲一举成名,后来她又演了《瞧这一家子》《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经典影片,和刘晓庆、李秀明并称"北影三花"。但无论名气多大,她总忘不了1974年那个长江边的午后。

多年后接受采访,张金玲说:"现在的演员拍危险戏有特效、有替身,我们那时候没条件,全靠一股子拼劲。但正是那股劲,让每个角色都有了魂。"

从河北农村的代课老师,到银幕上的传奇角色,张金玲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幸运,不过是机会来了的时候,你早已准备好用尽全力。那个尾椎骨裂也要完成的跳船镜头,不仅留在了电影里,更刻在了一个演员对艺术的敬畏里。

如今再看《渡江侦察记》,刘四姐跳船的瞬间依然让人热血沸腾。因为那不仅是一个动作,更是一个时代的演员们,用热爱与坚持写就的动人篇章。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