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央视8分钟专题报道!陕西副教授杨素秋,已任职西安戏剧学院

更新时间:2025-07-11 20:27  浏览量:1

西安戏剧学院的教师名单里,悄悄多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杨素秋。

这位曾在商场地下“挖”出一座图书馆的副教授,挥别了工作14年的陕西科技大学,转身踏入一所全新的艺术殿堂。

今年6月,教育部刚批准设立西安戏剧学院,它是全国第三所戏剧类本科院校,承载着陕西艺术教育的厚望。而杨素秋的到来,为这座新学府平添了几分书卷气。

但西安人记住她,不是因为大学讲台,而是因为她“生”了一座图书馆。

2020年9月,杨素秋挂职西安市碑林区文旅局副局长。

迎接她的不是诗与远方,而是填报表、查灭火器、灭鼠这些琐碎工作。直到一个任务点燃了她的眼睛,为碑林区建一座图书馆。

原定文化综合体因挖出历史遗址而搁浅,最终只能栖身商场地下。三千平方米的空间,承重达标了,但杨素秋心里沉甸甸的。

“图书馆怎么能没有自然光?”更让她措手不及的是,整个筹建团队只有两个人:她和一位光杆司令般的馆长。

书商们闻着经费的味道蜂拥而至。有人拍胸脯保证:“二五折供货,100万变400万码洋,领导来检查多风光!”

另一人更“推心置腹”:“谁还管书好不好?数量堆上去就行!”这些“行规”像针一样扎进这位文学博士心里——**图书馆的灵魂是书,不是面子**。

她亲手修订书单,把烂书挡在门外。书商们惊诧地看着这位副局长像教授备课般较真,一本本筛选。

这场“保卫战”后来被她写进《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成了书中最锋利的章节。

2021年4月22日,碑林区图书馆在商场地下苏醒。3140平方米空间里,10万册纸质书安静上架。

作为西北首家有关部门购买服务的图书馆,它没有绿树掩映的木梯,没有透进阳光的窗户,只有几道静止的扶梯连通着地上的繁华商圈。

三年过去,当杨素秋偶尔回到这里还书时,场景总让她百感交集。考研考公的年轻人挤满自习区,孩子们趴着写作业,老人临摹碑帖。

图书馆成了城市自习室、托管所、休闲角,唯独少有人翻开她精心挑选的藏书。

那本记录建馆历程的《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却意外走红,横扫“刀锋图书奖”“豆瓣年度第一”等大奖,加印15万册仍供不应求。

如今转战西安戏剧学院,杨素秋的讲台从设计艺术学院转向戏剧文学。她的离开不是告别,而是精神粮仓的另一种延续。

在商场地下,图书馆继续接住市民的实用需求;在秦汉新城兰池大道,那位曾为书单较劲的副教授,正把对文字的执着种进未来的编剧、导演心中。

城市需要自习室,更需要点灯人。杨素秋的转身告诉我们:书页间的微光,终将在不同角落亮起。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