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一次充满疑惑与戏剧性的“凌空劲”探秘

更新时间:2025-07-12 19:27  浏览量:1

3月19日下午,我有幸和朋友一起拜见了一位“凌空劲”大师,他姓金,据说功夫十分了得,在上海很有名气,是男版的“闫芳”。

我对凌空劲好奇又无知,因为好奇无知,所以总想一探究竟,也曾对“凌空劲”提出过一些疑问。我的好友陈老师坦率对我讲:他相信有凌空劲,而且他认识的金大师确实有凌空劲,他被凌空劲发过后,感到浑身舒服有益健康。

我对陈老师解释:我认为气功等特异功能是有可能存在,但对武术中的所谓“凌空劲”,始终持怀疑的态度。武术中的凌空劲,是在不接触对手身体的情况下,凭空把对手打发出去,从而制服对手。气功虽然不接触病人身体也可以发功治病,但无技击之意,我认为只能称作气功、不叫凌空劲。 凌空劲究竟是怎样不接触身体发出功来的,仍是个迷,因此,我很想亲自感受一下武术中凌空劲的感觉。于是请陈老师安排了这次会见。

我的朋友施先生,听说有这么一位奇特的大师,十分好奇与崇拜,他就开车陪我一起去见识这位大师。达到后,大师正在和几位中年的女学生讲话。金大师九十多岁,长我十岁,身高约160公分,他虽不高大却精神抖擞十分健谈,让人肃然起敬。施先生帮我把伴手礼呈送上去,大师接过礼,看到施先生胸前挂了一大串佛珠,说了句:“你的功夫练得好”。施先生听了一愣,开心地一笑,连忙回答:“我信佛,不练拳,没得功夫”。大师又说:“有些人不练拳,功夫反而练得出”,这让施先生受到莫大的鼓舞。

大师又对我说,“拳架练不练无所谓,喏,只要这样放松就行了”。他就两手在胸前舞了几圈,像练云手一样,说实话,他随意挥舞别有一格,轻灵又不失松沉,看来他六七十年的太极拳没有白练。大师又说:“把你学的那些东西全都扔掉,照我说的去做,你的功夫会更不得了”。我忙说:“我是练练玩玩,本来就没啥本事”。大师幽默地说,不要管“气沉丹田”之类的东西,只要记住“人矮一点”“屁股躺平”就行。我想大师说的是他的经验总结,肯定有道理,但如何去理解,很烧脑子。

接着大师就带二个女学生学习走路,他边走边说“矮一点、再矮一点、松开、再松开……”。女学生随着大师的口令,一步步向前迈进,开头走得象鸭子步,非常别扭,后来速度加快就走得自然些,大师称赞道“对了、对了”。施先生在一旁看得心动,跃跃欲试,可是怎么模仿也都别扭,成了“邯郸学步”。

在和大师交谈的时候,大师一边讲话,一边手自然挥动,这种说话的习惯大家都有,可是奇迹发生了。旁边的陈先生突然随着大师手的舞动,身体不由自主地抖跳扭动;几位女学生却没有反应,只是呆呆看着大师;而我是没有半点异动的感觉,“蚊子叮石臼纹丝不动”的站着。在交谈时,我眼睛向二三十米外的施先生望去,他正在认真的学走路,仍然没有放松下来。大家也一齐向他看去,突然施先生象喝醉酒一样,歪歪扭扭抖动走路,似乎要跌跤的样子,把我吓了一跳。可惜我没有把他录像下来,否则他完全可以去充当闫芳的徒弟。

我很纳闷,今天诚心诚意来拜访大师,领略他的“凌空劲”,而且我与他面对面站着,他如果真发凌空劲,我应该是第一个享受者,为什么旁边的、甚至远远的人被“凌空劲”击得东歪西倒,而我却一点没有得到分享?大概我太笨不配“享用”吗?那没有学过拳的施先生,受了大师的“鼓舞”,反而能饱尝“凌空劲”滋味,让我好生嫉妒。

后来大师为了“安抚”我,提出与我摸摸手,我连忙声明我不会推手,我就跟你学吧。盘了二圈,我感觉他手很松,听劲也很灵,我知道他的推手功夫是很了得的,自然不敢大意。大师叫我用力,我遵命轻轻用力推一下随即松开,但老先生只说“手肩膀抬了”,没有顺势追击让我跌了出去。这次拜访也就到此结束,大家握手言别。

老实说,这次拜访让我非常失望,要想学习并继承“凌空劲”连门都没有。我想“凌空劲”这个东西很象“电诈”,信它就会发生作用,不信它就没有作用。我又想,武术本就是武器,“凌空劲”好比手枪,这手枪只能打听话的学生,却对不听话的敌手毫无作用,这样的手枪能上战场实战吗?看来“凌空劲”只能当做游戏玩玩。

回家后,我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这次探访的种种场景,从金大师的挥洒自如到施先生的“醉态”模仿,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戏剧性和荒诞感。我想,“凌空劲”只是现象,并非是真实存在的特异功能。它是更多依赖于人的心理暗示和群体行为的影响,心理的传染力能够让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做出一些寻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今天的探访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段有趣的经历,却让我对“凌空劲”更加怀疑,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性心理的复杂多变。或许,真正的武术不在于那些玄之又玄的技巧,而在于对自我身体的掌控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睡觉之前,我随手翻开《乌合之众》,里面有一段话启发了我,我就摘抄几句附在后面,作为解开“凌空劲”现象作参考,或许聪明的读者能从中悟出更深层次的含义。

心理的传染,是一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但还没有能够得到解释,它应当与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属于催眠类的现象有关系。在一个群体中,一切情感,一切行为,都是具有传染力的。 一个个体可以进入这样一个状态:失去了他有意识的个性之后,他会听从让他失去这些个性的领袖的所有暗示,做出与他的性格、他的习惯最为相反的行为。而细致的观察似乎可以证明,一个在一定时间内沉浸到一个行动的群体中的个体,很快就会进入一种特别的状态,与被眠者被完全吸引、诱导的状态非常相似。其间可能是受到了群体发出的某种气流,或者是其他我们未知的原因的影响。一个被催眠的人的脑子在运作上已经瘫痪了,成为他所有无意识行为的奴隶,催眠师可以任意驱动。有意识的个性已经消失了,意志与分辨能力全部被摧毁。于是,情感和思想都会朝向由催眠师决定的方向。他对自己的行为,已经不再具有意识。在他身上,正如在被催眠者的身上,一部分的能力被摧毁了,另一些能力可以被带到一个极端激烈的境地。一个暗示的影响,可以以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驱动他去完成某些行为。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