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跨越八十载,戏剧《对称性破缺》演绎西南联大的传奇故事

更新时间:2025-07-18 01:45  浏览量:1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鸣)白手起家的清华园、风乎舞雩的西南联大、不曾有答的越洋书信……7月19日,话剧九人民国知识分子戏剧《对称性破缺》将再次来到江苏大剧院。三位演员,八十年跨度,四十多个场景,为观众演绎教育史上的传奇——西南联大的故事。

1937年,日寇侵华,平津陷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内迁至湖南,合为长沙临时大学。次年春,因战火席卷,又迁昆明,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是诞生于颠沛流离中的临时大学。然而,在这样困窘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却培养出无数各领域的人才,在教育史上留下煊赫的声名。成就如此辉煌奇迹,因由很多,其中尤为紧要的,便是时任西南联大常务校长的梅贻琦先生的名言: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集中了三校近两百位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也正是这群人,在战时的艰苦条件下,竭尽所能治学教书,使高等教育得以存续。

“对称性破缺”是一个科学概念,也是对命运的隐喻。在戏剧《对称性破缺》中,三位物理学家叶启荪、吴大有、瞿健雄,他们各自的人生看似交集有限,却因“科学”二字而紧密关联。从民国十三年到21世纪,从长衫到西装,从少年到苍老,从开宗立派到风雨飘摇,从一颗星到一片海。

剧中“棱镜”一篇,正如其名,更是以吴大有的24小时,折射出了整个西南联大跌宕起伏、颠沛浪漫的生活群像。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是九人系列作品中时空感最为厚重的一部,也是舞台手法最值得细道的一部。

《对称性破缺》的舞美核心,是一座横亘于舞台的长尺,拥有一左一右两个游标。游标卡尺是理工科研究中常见的工具,这一设置使得舞台空间打破了传统设置的同时,也在视觉意义上更契合科学的主题。

游标卡尺上缀连着书页,随着剧情的发展,时间从1924年开始一点点向前推进,游标从起点推至终点,主人公们从意气少年变成耄耋老人,记录他们故事的一张张旧纸也终于连成了长卷。随着时间由远及近,挂在尺子上的纸张从古旧发黄、慢慢变至洁白如新,使这一条时间的河流真正拥有了时间的颜色。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