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邕剧是怎样发展的?

更新时间:2020-05-12 04:39  浏览量:1

新中国成立后,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开创了新天地。1951年元月,南宁市有关部门把街头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邕剧团,并修建邕剧院作为剧团固定的练功和表演场所。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邕剧曾经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极具魅力。曾经有人诗赞曰:

岭南流芳独奇葩,稀有邕剧只一家。

数百年来家乡戏,再见传承现彩华。

邕剧作为南宁特有的剧种,其在增强城市魅力方面有着其他剧种不可替代的作用;邕剧对邪恶的鞭挞、对忠和孝的弘扬、对节义观的肯定等这一系列传统价值观的再现,是对人们精神领域的洗涤和还原,颇具现实意义。

见证了邕剧几十年来的兴衰发展历程的老艺人洪琪,在看到与自己一生结缘的邕剧又扬散出鲜活的魅力之时,禁不住欣喜地感叹。他回忆起之前演戏的那段日子,脸上透着欣慰,兴奋地说道:

那时候我们晚上和白天的戏都排得满满的,连卸妆的时间都没有。每场都有1000多个座位,观众场场爆满。

新的时代赋予邕剧新的价值和内涵。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的这一大好形势,邕剧这一地方色彩浓厚的艺术形式,必可借此春风,扬起灿烂的笑颜。

对于传统邕剧表演方式的改革,邕剧人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他们坚持“传统”,坚持弘扬人类经典的人文精神,坚持保留南宁本土的地域精神。

现代邕剧人通过灯光、音响、道具等现代化技术的运用,营造一种意境遐想,展现出邕剧独特的魅力、传统的韵味,尽可能地减少传统艺术与现代人心灵的隔阂。

在邕剧市场的运作方面,邕剧剧团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类的下乡演出,巩固各地的节庆市场;另一方面积极走出邕城,扩展周边以及海外的市场,提高邕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辛勤的邕剧人在努力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绩。2004年5月,南宁市粤剧团创作的邕剧小戏剧《开泰新声》参加中国剧协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勇夺金奖和稀有剧种保护奖及其他单项奖。

2005年1月,邕剧《龙象塔奇缘》荣获“第六届广西戏剧展演”桂花奖二等奖和其他单项奖。同年12月,邕剧《县长请客》和《枣树搬家》在首届“中国戏剧奖·小品小戏奖”评选中,荣获小品类优秀入选剧目。

2007年9月,南宁市邕剧团恢复成立后的首部邕剧小戏《一律打包》入围第二届全国小戏小品大赛。邕剧奇葩终于旧貌换新颜。

为了发扬邕剧,邕剧人针对邕剧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后来邕剧人作诗: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邕剧艺人认为,现在还依然处于对邕剧的“拯救期”,在这个阶段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把邕剧的“根”留住,把邕剧的“泉”疏通。

要重拾邕剧就要从点滴做起,比如邕剧的各个支系在保留邕剧造型、唱腔、念白等方面的特点都极其不易,所以要以更多精力将这些邕剧的特色继承并且发扬下去。

邕剧人在现阶段清楚地意识到,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再如从前一般实行单一化的经营模式,必不能使邕剧立于长久。

邕剧是南宁在悠远的历史岁月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表达方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资产。需要邕剧艺人与政府的共同努力,彰显邕剧的民族魅力。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