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买河村的七月——舞台万花筒里,一个村庄的搬迁与重生

更新时间:2025-06-25 06:55  浏览量:2

舞台上,一道旋转的光影徐徐展开——不是传统戏剧的幕布开合,而是如同晓蜚导演童年记忆里的那只“万花筒”。光影流转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山东省话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话剧《买河村的七月》,在山东艺术学院长清校区艺术实践中心大剧场上演。在这变幻的光影里,发生在黄河滩区的搬迁故事,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诗意与真实,叩击着时代的心弦。

故事发生在去年夏天的七月,黄河滩区边的一个叫“买河村”的村庄。

村中心小学26岁的代校长林七月,意外的被全体村民选举为村搬迁组组长,至此这位还有些稚嫩的姑娘便面对着村民集体反对搬迁方案,无法再种的菜地、不能再养的猪、牛、鸭、开不下去的小饭馆......如何面对当村长的舅舅、最疼他的四叔、从小把她带大的美凤姐、年轻有为的工程师肖朗之间的关系......用一段段生动、朴实的片段串起了买河村在这个夏天所发生的故事,还有就是炙热的七月涌动着的那纯粹的飞扬的青春。

领衔主演:李琦

晓蜚导演曾说,他不追求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让买河村的日子如万花筒中的画片般自然呈现。于是,在旋转舞台的牵引下,买河村搬迁的巨变与个体命运的波澜,被细腻铺展。搬迁组组长林七月成为观众的眼睛,她感受着村民们面对搬迁时复杂交织的期盼与忧虑、失落与憧憬。正是在这些看似平凡的琐碎中,坚韧、温情与阵痛,得以真实流淌。

领衔主演:袁晓艺

著名文艺理论家仲呈祥先生这样说道:“在同类题材的剧目中,这部作品无疑是崭新的,具有独到的思想发现和美学发现,成功塑造了一个新时代的英雄形象——林七月。”

《买河村的七月》的深度,更在于它穿透历史烟云的叩问。剧中的古老村戏“悬鼓调”如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连接起远古祭河的场景与今日滩区治理的宏图。

剧中没有回避矛盾,但摒弃了为冲突而冲突。晓蜚导演秉持对真实的尊重,在平静的滩区日常中挖掘戏剧的宝藏——村邻间的互帮相助,新旧观念的碰撞磨合,村干部为落实政策的呕心沥血……当舞台调度打破横向桎梏,以全开放姿态并结合电影化蒙太奇,观众便如置身万花筒中,一同感受林七月心底的渴望:“带着村民们从洼地里搬出来”

舞台的“序”中,远古祭河者与现代滩区人的身影在苍劲的吟唱中跨越时空叠印。这震撼的意象代表着:黄河精神中的坚韧不屈,早已融入民族血脉。

在《买河村的七月》的“万花筒”里,每一片光影都是当下中国乡村的生动切片。它用舞台艺术,将宏大的时代叙事转化为人人可感可知的个体生命诗篇。乡村振兴的奥秘,不在大张旗鼓的口号里,而深藏于林七月清澈的目光中,在村民们共同创造新生活的步伐里,在黄河水千年奔流滋养的那份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中。

这旋转的舞台,映照的不只是买河村的七月,更是中国乡村走向振兴的壮阔画卷——它如此真实,如此澎湃,如此充满希望。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