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学进乡村,华南师大学子焕新乡村英语课堂
更新时间:2025-09-15 20:15 浏览量:1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聚焦乡村英语教学“怯于开口”的核心痛点,以戏剧教学为创新抓手,前往清远市连州市第二中学、连州中学、北山中学以及肇庆封开县江口中学等地开展定点帮扶。80余名学子组成专项突击队,将经典文本与戏剧形式深度融合,在不同地域、不同学情的乡村学校中,定制教学方案,用专业力量破解乡村外语教学难题,为乡村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新活力。
选取经典IP,契合地域文化与学生认知。各突击队依据帮扶地文化特色与学生认知水平,精心挑选不同类型经典IP,为戏剧教学奠定扎实基础。在肇庆封开江口中学,博英江声实践团充分挖掘当地学生对中国传统神话的熟悉度与兴趣点,以《封神演义》“哪吒闹海”“姜太公钓鱼”等广为人知的神话桥段为素材,设计沉浸式戏剧课程。
紧扣学习目标,构建戏剧教学多元体系。围绕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各突击队差异化构建戏剧教学体系,全方位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光映山华实践团在连州北山中学,针对准初三学生面临升学、需强化英语读写能力的目标,选取《小王子》中“小王子与玫瑰”的经典段落,把“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等高频语法点巧妙融入改编后的台词里。
“典”亮心窗实践团在连州市第二中学,针对初中低年级学生,设计“智读-敢说-巧绘-乐演”四层递进课程:“智读”环节引导学生阅读简化版英文原著,掌握核心词汇;“敢说”环节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复述剧情;“巧绘”环节让学生绘制戏剧场景手抄报;“乐演”环节开展戏剧表演,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克服英语表达胆怯心理。
强化长效赋能,狠抓戏剧教学效果。为让戏剧教学效果长期惠及乡村学生,各突击队积极探索长效赋能机制。连韵英华实践团采用“7天短期集训+线上长效跟进”模式,短期集训时,系统开展戏剧知识讲解、剧本排练与展演。集训结束后,团队成员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微信群等方式,定期为学生提供台词指导、解答英语学习疑问,同时布置了小型戏剧表演任务,让学生在家也能持续练习英语表达,为学生提供课后个性化指导。
这个暑假,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80余名学生开展以戏剧为特色、以定点帮扶为核心的社会实践,不仅让当地学生突破了英语表达的“心理关”,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名著文本选择、分层戏剧设计、读写融合赋能”教学模式,也让大学生在真场景、真问题中锤炼了专业能力,和老师一起,探索形成多套可复制的教育帮扶方案,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和教育均衡发展添砖加瓦。
文|记者 孙唯 通讯员 张鑫叶 严惠敏 周合兵图|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