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李乃文的“几度落泪发言”在全网火了,朱媛媛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更新时间:2025-09-18 19:38  浏览量:2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京报网、北晚在线、光明网】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说起李乃文,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是从业多年的他确实演过不少好的作品,也可称为算是老戏骨了。

这位从话剧舞台走出的实力派演员,历经二十余年的艺术沉淀,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从 1998 年《恋爱的犀牛》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牙刷”,到如今活跃在大小银幕上的各类角色。

李乃文的演艺之路展现了一位演员如何在不同艺术形式中不断突破自我。

不过最近,李乃文在电影《731》全球首映式上的“几度落泪发言”的片段,却悄然刷屏全网。

他在镜头前哽咽的样子不仅让现场观众共情,更让屏幕外的网友感受到一位演员对历史的敬畏、对角色的赤诚。

而这份赤诚,恰与他的中戏同学朱媛媛曾说过的一句话遥相呼应。

在当代中国影视界,李乃文以其扎实的表演功底和多变的角色塑造能力备受瞩目。

而李乃文与表演的缘分,早在年少时便已生根。

从他上幼儿园开始,因为家里的原因就多次登上话剧的舞台表演。

也是在母亲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耳濡目染,李乃文喜欢上了表演,并一直为之努力。

在长大后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对李乃文来说也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遗憾的是,命运跟他开了个小玩笑。

前两轮面试,他凭借扎实的基础顺利过关,可三试时因紧张发挥失常,最终只能以“自费生”的身份进入中戏。

彼时的中戏校园,还留存着“重功底、轻流量”的治学氛围,他与朱媛媛等同学一起,在练功房里度过了无数个“与角色死磕”的日夜。

朱媛媛回忆起当时的时光,曾笑着说“乃文是个‘轴’人,对一句台词的语气能琢磨半小时。”

大学毕业后,李乃文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

可他发展得并不是很顺利,一度要靠父母接济。

后来,李乃文回到了话剧舞台,在《恋爱的犀牛》里饰演“牙刷”,演活了那个油滑但本性不坏的小推销员,从此走进观众视线。

在话剧舞台上的多年历练,让李乃文的表演功底日益扎实,也为他从话剧舞台到影视屏幕的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话剧舞台到影视屏幕,从喜剧到正剧,从现代都市到古装历史,李乃文不断挑战自我,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无论是《爱在苍茫大地》中表面"流里流气"却执着付出的"膏药",还是《借枪》中充满“邪气”的卧底“杨小菊”,李乃文都以精准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2020年,李乃文首次尝试古装剧,在历史正剧《大秦赋》中饰演李斯。

他凭借这一角色获得第32届华鼎奖中国古装题材电视剧最佳男演员提名,以及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这一突破证明了他在不同题材、不同年代背景下的角色塑造能力。

2022年,李乃文在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数风流人物》中饰演陈独秀,诠释出人物多层次的情绪变化。

该剧在爱奇艺播出两天,就登上电视剧飙升榜第一名,居历史榜首位,受到年轻观众的关注。

同年11月,他与王雷、颜丙燕主演的脱贫攻坚剧《山河锦绣》播出,在剧中饰演村支书赵书和。

凭借这一角色,李乃文在2023年获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1届中国电视剧“年度男演员”称号,这也是对他多年演艺生涯的高度认可。

而今年八月爆火的《归队》,他饰演的汤德文一个眼神戏就让观众瞬间入坑。

尤其是战友牺牲那一段,他没有一句台词,仅仅通过紧咬的嘴唇、微微颤抖的身体,就将汤德远那种决定牺牲自我的神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也正是因为一直这么打磨演技、攒角色,李乃文碰到《731》的时候,才能扛得起顾博轩这个“又沉重又有意义”的角色。

而当时他在首映式上的落泪,也成了全网热议的焦点。

《731》首映落泪

2025年9月17日,电影《731》的哈尔滨全球首映式上,李乃文迎来了自己演艺生涯中“最沉重也最有意义”的角色——顾博轩。

演员李乃文在电影《731》中饰演的顾博轩,是一个在魔窟中寻找怀孕妻子的普通人。

他期盼能与未出世的孩子见上一面,却最终未能如愿。

这个角色承载着个体的巨大情感,也象征着日本侵略者给无数中国家庭带来的灾难。

在首映式上李乃文坦言“我是第一次看《731》这部电影,几度落泪。”

这不仅是因为剧情本身的力量,更是因为拍摄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思考再度涌上心头。

而在谈及参演感触时,李乃文表示,除完成演员的角色塑造外,《731》的特殊性在于当看到同胞被折磨的遭遇,令他深感痛心,这种情感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

首映式的观影环节结束后,当李乃文站在台上,说出“遇难同胞有名字,他们在我们心里”时,声音里的哽咽让全场陷入寂静。

而这份真诚,也让现场观众响起了长久的掌声。

这掌声,不仅是对李乃文表演的认可,更是对历史记忆的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首映式的感动并未局限于影院之内。

李乃文在现场的发言很快通过网络传播开来,迅速成为全网观众讨论的核心焦点。

相关话题在各大社交平台的阅读量更是一路攀升,短短时间内便破千万,让《731》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在更广阔的公共空间里持续传递、引发共鸣。

就在这时,很多人想起了2022年朱媛媛凭借《我的姐姐》获得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时的获奖感言:“有观众的喜爱,是对电影人最大的鼓励。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好好拍戏、塑造角色,这是最重要的。”

当时,有些网友觉得这话“太朴素”,甚至有人说“现在谁还看口碑,流量才重要。”

可如今再看李乃文的《731》之旅,才发现朱媛媛的话有多“清醒”。

演员就像连接剧本和观众的桥梁。

如果说朱媛媛的角色连接的是“家庭情感”,那么李乃文在《731》中的角色,连接的则是“历史记忆”。

他的表演,让观众透过顾博轩的悲剧,看到了731部队罪行的残酷;他的哽咽,让观众感受到“铭记遇难者”的重要性。

当观众因为他的表演而主动去了解731历史、去记住那些“有名字的同胞”时,“观众的喜爱”就不再只是对演员的认可,更成了“历史传承”的力量。

朱媛媛的话,曾被一些人认为“过于朴素”,但在李乃文的《731》之旅中,却得到了最有力的印证。

观众的掌声不是因为“明星光环”,而是因为角色传递的情感、历史承载的重量。

演员的价值,从来不是奖杯的数量,而是能否用角色与观众产生共鸣,能否用表演留住珍贵的记忆。

结语

李乃文在《731》首映式上的哽咽,不是一时的情绪流露,而是他数十年演艺初心的“集中爆发”。

从话剧舞台上琢磨台词的少年,到无戏可拍却不放弃的“小演员”,再到用角色传递历史的主演,他始终记得“好好拍戏、塑造角色”的约定。

而朱媛媛的那句“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则像一盏灯,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在流量当道的影视圈,李乃文和朱媛媛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演员”二字的真正含义。

不是光鲜亮丽的外表,不是琳琅满目的奖杯,而是用真诚的表演打动观众,用有温度的角色传递价值。

就像《731》里那些“有名字的同胞”不会被遗忘一样,那些坚守初心、敬畏角色的演员,也终将被观众永远记住。

因为他们的表演里,藏着对艺术的热爱,对观众的尊重,更藏着对历史与生活的真诚。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