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选择”解读经典——北京人艺《哈姆雷特》首演
更新时间:2025-09-20 14:54 浏览量:2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9月19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剧目《哈姆雷特》在首都剧场首演,莎士比亚这部400多年前的世界名作,在中国的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
在导演冯远征看来,仅仅以“复仇”为主题排演《哈姆雷特》,或许已缺乏足够的当下性。“作为文艺工作者,更应思考这部多年前的经典作品在当下排演的意义,并通过我们的解读,引发观众的思考。”
《哈姆雷特》剧照。王小宁/摄
为了让现在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能够感同身受,导演从《哈姆雷特》最经典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中,提炼出“选择”这个更贴近现代人生活的核心主题,并将这段众人熟知的台词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呈现三次,以强化这一主旨。“我们不过度解读剧中每个人的选择,而是用舞台表现让观众感受人物内心的碰撞,从而去思索自己的人生选择。”
新版《哈姆雷特》仍采用朱生豪翻译的经典译本。为了将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讲出新意,剧组在保留剧情框架的基础上,对剧本进行了拆解与重组。“舞台上呈现的故事会出现情节前后倒置,甚至时空交叠的错落感,并伴随哈姆雷特脑海中破碎的记忆叠影。”导演杨佳音表示,通过戏剧的跳进跳出和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更能突出该剧的戏剧张力,让演员与观众共同完成一次对经典的探寻。
郑云龙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哈姆雷特的固有印象,以一头脏辫造型亮相舞台。在他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而舞台上所呈现的,正是独属于他的那一个。“人物的每根发辫都如血管般交错缠绕,这也正是这位连遭重创的王子内心的外化。”饰演奥菲利亚的陆璐并不满足于塑造一个美丽乖巧的宫廷少女形象,而是为角色注入了灵气与生命力。她认为:“充分展现出人物鲜活的生命力,才能让她在这场宫廷争斗中的牺牲显得愈发渺小,从而更凸显其悲剧意味。”
配合“选择”这一主题,新版《哈姆雷特》的舞美以更自由的方式,在舞台上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舞美设计常疆历经15稿修改,充分利用舞台的假定性,将马道、台阶等通常隐藏于顶部的结构元素整合起来,构建出一个巨大的二层金属装置,并有意将错落悬挂的各式舞台灯具暴露在外,营造出工业风废弃剧场的视觉效果。悬梯、滑竿、秋千等道具与装置融为一体,演员可在其中自如穿梭,极大地拓展了表演空间,也为人物性格的塑造提供了有力支点。
该剧将演出至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