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选择”解读经典 北京人艺《哈姆雷特》首演
更新时间:2025-09-20 16:42 浏览量:1
19日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剧目《哈姆雷特》在首都剧场首演。
新版《哈姆雷特》仍采用朱生豪翻译的经典译本,为了将这个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讲出新意,剧组在保留剧情框架的基础上,对剧本进行了拆解与重组。
在该剧导演冯远征看来,仅仅以“复仇”为主题排演《哈姆雷特》,或许已缺乏足够的当下性。为了让现在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能够感同身受,主创从《哈姆雷特》最经典的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中,提炼出“选择”这个更贴近现代人生活的核心主题,并将这段众人熟知的台词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呈现三次,以强化这一主旨。“我们不过度解读剧中每个人的选择,而是用舞台表现让观众感受内心的碰撞,从而去思索自己的人生选择。”
《哈姆雷特》剧照。史春阳 摄
“舞台上呈现的不是一个顺序展开的故事,情节会出现前后倒置,甚至时空交叠,伴随哈姆雷特脑海中破碎的记忆叠影共同呈现。”该剧导演杨佳音表示,通过戏剧的跳进跳出和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更能突出该剧的戏剧张力,让演员与观众借助舞台共同完成一次对经典的探寻,而不是平铺直叙地复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极具情感的现代舞表达、充满力量感的击剑场面、别出心裁的弹唱环节……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哈姆雷特》充分发挥青年演员的各种优势,以丰富的视听感受,打造出符合当代审美的多元话剧舞台。
郑云龙此次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哈姆雷特的固有印象,以一头脏辫造型亮相舞台。在他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而舞台上所呈现的,正是独属于他的那一个。“人物的每根发辫都如血管般交错缠绕,也正是这位连遭重创的王子内心的外化。”
饰演奥菲利亚的陆璐坦言,自己并不满足于塑造一个美丽乖巧的宫廷少女形象,而是通过对角色的深入理解为奥菲利娅注入灵气与生命力。她认为,“正是充分展现出人物鲜活的生命力,才让她在这场宫廷争斗中的牺牲显得愈发渺小,更凸显其悲剧意味。”
杜子俊早早地为角色克劳狄斯蓄起了胡须,不仅从外形上贴近人物,更从角色内心出发,呈现出他在权力、亲情与欲望之间的挣扎与抉择。曾泳醍则生动塑造出乔特鲁德——一个为保全自身地位与儿子安全而内心充满矛盾的女性形象,将母亲与皇后双重身份的特质融为一体。
《哈姆雷特》剧照。史春阳摄
配合“选择”这一主题,新版《哈姆雷特》的舞美以更自由的方式,在舞台上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视觉效果。舞美设计常疆历经15稿修改,充分利用舞台的假定性,将马道、台阶等通常隐藏于顶部的结构元素整合起来,构建出一个巨大的二层金属装置,并有意将错落悬挂的各式舞台灯具暴露在外,营造出工业风废弃剧场的视觉效果。悬梯、滑竿、秋千等道具与装置融为一体,演员可上下前后穿梭,极大地拓展了表演空间,也为人物性格的塑造提供了有力支点。服装箱、道具箱等作为流动元素,既强化了剧场感,也实现了更自由的表达。黑白灰色调为主的服装,于宫廷风格与现代审美之间取得巧妙平衡,如“时装秀”一般自然融入演出,为该剧增添了鲜明的现代气息。
据悉,该剧将演出至10月12日。此外,该版《哈姆雷特》的演出还将拉开2025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的帷幕。冯远征表示,选择《哈姆雷特》作为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开幕演出,是“希望借助这部外国经典作品在当代中国舞台上的诠释,与国际戏剧同行展开一次真诚的对话。”(记者 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