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第三届清华哲学-戏剧节全面开票| 5部邀请剧目 3部校园戏剧 18场演出

更新时间:2025-09-20 23:54  浏览量:1

当AI时代的巨浪劈面而来

人,是困于数据与系统之内的面壁者

还是以肉身与思想为槌的破壁人

戏剧,是第四堵墙背后的幻觉世界

还是未来哲学发生的真实空间

哲学,是静观篝火映于洞穴壁上的影子

还是无数次走向现实世界的行动

清华哲学-戏剧节是由清华大学哲学学堂班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于2023年联合发起的一项校园公共艺术活动,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两届。清华哲学-戏剧节从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出发,让前沿的哲学探索、艺术创作与美育实践深度交叉与融合,借助剧场打开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更多可能,面向师生及社会公众打造公共文化空间与思想交流平台,激发感知、理解与创造。

第三届清华哲学-戏剧节将于2025年10月12日至12月17日举办,以「破壁」「面壁」为双重向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信息爆炸与系统困境之下,直面人类思想内部的冲突与张力,主动突破哲学与戏剧、学术与艺术、观念与行动、公共性与个体经验的多重壁垒,重塑剧场的边界与内核,创造丰富感知、深度思辨、跨界联动的未来哲学现场。

清华哲学-戏剧节学术总策划 夏莹教授:

「我们,是一群面壁-破壁人」

点击下图跳转阅读全文

本届哲学-戏剧节以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蒙民伟音乐厅、实验剧场、蒙民伟楼多功能厅4个演出空间为主阵地,为校内外观众带来国内具有前沿性与思辨性的5部邀请剧目、清华师生自主创排的3部校园戏剧,2个月间将陆续呈现18场精彩演出,并围绕剧目主题展开哲学导览、跨学科对谈等拓展活动;

2项全新启动的提案及剧本征集活动为先导,本届戏剧节诚邀更多人文学者、戏剧爱好者及社会公众,共同探索哲学-戏剧的表达潜能与公众参与方式;从清华出发,与中信书店、培源艺术节、鼓楼西剧场、北京教科未来教育研究院等机构及空间合作,并跨城联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及复旦艺术馆,将持续呈现思想剧场、圆桌论坛、主题沙龙、工作坊等多元化公共活动。

《匹诺曹的决定》

如果“成为真正的人”,意味着接受系统性的规训、绩效的驱赶、情感的异化——那么,匹诺曹还愿意成为人吗?我们,还愿意吗?

导演/改编:李建军

演出:新青年剧团

演出时间:10月18-19日 19:30

演出地点:新清华学堂

《匹诺曹的决定》由导演李建军改编自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的经典童话《木偶奇遇记》,由吴悠悠领衔、杨天翔特邀演出。作品是在现代语境下对原作的大胆重构与深度转译,故事围绕一个由老木匠杰佩托“创造”出来的木偶男孩匹诺曹展开。匹诺曹拥有语言和思考能力,却在逐步接触现实社会的过程中,被卷入一场关于身份、自我和人类成长规则的挑战。面对成绩压力、社会偏见、技术监控、情感异化等诸多现实问题,他既是局外人,也是参与者,一边寻找自我,一边学习如何“被社会接受”。

《西游》

若目标虚无,过程是否仍有意义?

若真经渡不了世,取经何异于作恶?

编剧:顾雷 | 导演:司徒慧焯

制作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演出时间:11月1日 19:30 / 11月2日 14:30

演出地点:新清华学堂

谈仙说佛,语及妖魔毒怪,无非源自你我所处之社会。唐僧奉天命唯谨,却舍身饲妖;悟空掩上天入地之力,任不平荡存于世;八戒善自欺欺人,讥幻景背后的人情世故;沙僧敬畏神佛却食九世玄奘,深浅莫测。

话剧《西游》,不是以文艺的眼光批判《西游记》,也非以考证的方法研究《西游记》,而是借用《西游记》的情节借题发挥,从取经前一夜写起,用一夜回溯一路,用一路语及善恶,用善恶对照现世。

《风景回收站的

工作日志:白色石头》

我们要如何面对一个风景必将倾覆的未来?重拾关于风景的往日回忆,能否深化我们当下对于风景与自身命运的关切?通过戏剧这种媒介,我们能否储存有关风景的经验?

导演/概念:洪天贻

演出时间:11月7日 19:30 / 11月8日 15:00

演出地点:新清华学堂实验剧场

2025年,剧场创作者洪天贻在瑞士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戏剧驻留。在深入当地的自然风景进行大量徒步与调研后,她产生了这个关于“风景回收站”的构思。作品现已入围第十八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

这是一个回收风景的档案馆,它诞生于很遥远的未来。持续不断的生态灾害与灼热的人类内部战争侵袭着我们的生活,坍塌与破碎成为了生活的新常态。一位失业良久的舞台监督某日重返年轻时曾与友人们徒步的山脉,发现昔日陡峭的顶峰已在剧烈的地壳运动中被重置为一块僻静的空地。空地上散落着当年他曾经驻足歇息的白色石头……睹物思人,他决定留在这里,为逝去的风景打造一个回收站,收集并储存各种倾覆、泯灭的私人风景碎片,以文物修复般的工作方式,帮人们重返记忆现场。很多年之后,这里已经有了管理员和访客……

《海浪袭来时》

游泳教练也会溺水吗?当海浪袭来,知晓一切的“母亲”,可以告诉女儿应该怎么做吗?

编剧:刘钊 | 导演:庞聪

创作:群聊三

演出时间:11月29日 19:30 / 11月30日 15:00

演出地点:蒙民伟音乐厅

2025阿那亚戏剧节特邀剧目《海浪袭来时》的故事通过女人与已经死去的母亲对话展开——语言模型学习了母亲的模式,成为了她的“电子幽灵”。和选择离开的母亲一样,她也在自己的人生里面对自己的“海浪袭来时”:生存、事业、母女关系、恋情、道德困境……没有人能告诉她怎么做,即使是知晓一切的“母亲”。

演出从语言模型向观众寻求回答开始,追溯它与用户的相处,不同的对话时刻组成用户失去母亲后的生活。由浪潮开始的水声,流淌到女孩的生活里,生活以水的声音出现。

《躺平 2.0》

躺着看一场由AI主导的戏,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观念/导演/制作人:王翀

制作/演出:薪传实验剧团

演出时间:12月3-6日 19:30 / 12月5-6日 17:00 / 12月6日 14:30

演出地点:新清华学堂实验剧场

《躺平2.0》是中国首部由人工智能深度参与创作与演出的戏剧作品。不仅在编剧、表演、音乐、视觉等多个方面融入AI技术,还彻底颠覆了传统戏剧观演方式:每场仅限24位观众,以“躺平看戏”的方式,在AI“高菩提”的引导下,登上飞往“躺星”的宇宙飞船。随着旅程的推进,观众将一步步了解“躺星”的神秘设定,并在与AI和演员的互动中,直面终极问题。这是一场关于人类存在和彼岸的深刻讨论。

现已开票

五部邀请剧目均已开票。

校外人员亦可购买演出票,并通过购票订单系统完成报备进校。

这里不仅是舞台,更是青年回应时代、创新思想破土而生的地方。本届哲学-戏剧节继续致力于探索推动校园公共美育,激发青年一代的创造性表达与深度思考。我们期待清华学子不再只是观众,而是以创作者、演绎者和破题者的身份介入未来哲学现场,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让剧场成为美育的课堂,让舞台成为思想的实验场。

哲学-戏剧·校园原创剧本大赛

我们征集的不只是剧本

而是一次面向世界与内心的思想破壁

征集现已启动!点击海报跳转了解详情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1月8日

报名通道:www.letspata.com

本次校园原创剧本大赛聚焦于“哲学-戏剧”样态,旨在提升在校同学的跨学科创造力,鼓励将哲学思想转化为戏剧创作实践;培养批判性思维,透过戏剧凝练哲学思考,通过哲学解读戏剧精髓。

参赛者需提交戏剧短剧剧本,由专业评审老师按照高中/大学组别分别遴选出八部作品入围,其中有六部评选为一、二、三等奖,两部为单项奖。评审结果将于第三届清华哲学-戏剧节闭幕式上公布,入围剧目将于第四届清华哲学-戏剧节期间进行孵化并演出。

致敬经典·清华校园戏剧展演

清华原创哲学话剧 《心传》

导演:齐思淼 武泽英 刘怡萱 王艺玮

编剧:梁果果 武泽英 徐睿杰

演出时间:10月31日 19:00

演出地点:蒙民伟楼多功能厅

王阳明先生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大贤。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100周年之际,一场由清华师生原创、以王阳明为魂的哲学大戏即将再度上演。一炷香,燃尽半生求索;一片心,照彻千古苍茫。从“格物七日”到“良知初悟”,从“破山中贼”到“破心中贼”,我们将再次启程,与王阳明共悟“知行合一”之道。

法国经典戏剧 《杀戮之神》

编剧:雅丝米娜· 雷札[法]

导演:阎立乔(新雅书院2023级本科生)

演出时间:12月7日 19:00

演出地点:蒙民伟楼多功能厅

两个男孩打架,四位家长聚在一起和解,他们试图用成熟的方式解决问题。故事的发展却让人意想不到:爱打架的不止小孩。

这是个“文明”的现代社会,但当累积已久的家庭矛盾和思想差异一一浮现,“文明”似乎不堪一击。我们该随性享受自然的暴力,信奉自古权威的“杀戮之神”,还是该理性分析利弊得失从而保持各种体面?人类努力维护文明与道德,究竟有何意义?

学生艺术团话剧队专场

《日出》

编剧:曹禺

导演:杨愫春 (人文学院哲学系2023级硕士生)

演出时间:12月14日 19:00

演出地点:蒙民伟音乐厅

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开创者,现代文学当之无愧的大家,“东方的莎士比亚”。 在其剧本《日出》中,交际红人陈白露见到了她“从前的朋友”方达生,遥远的声响在她心中回荡。此后,她不顾反对,从黑社会金八的手中救下女孩小东西,可没想到小东西还是被对方骗了去,被迫出卖自己。随着唯一呵护自己的姐姐翠喜的离去,小东西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另一边,包养陈白露的银行家潘月亭正面临经济困境,被裁员的会计黄省三想要再谋生路,现任秘书李石清则将自己掌握的信息视作机会。夹在这双重变故中的陈白露,最终也为自己的生活做出了选择……

自我启示剧场工作坊

*活动时间及参与方式后续发布,敬请关注。

剧场,作为一种承载「外化呈现」与「自我观看」的哲思空间,始终在探索着人的本质意义与终极价值。以哲学-戏剧为公共美育方式,学术顾问夏莹和戏剧导师肖薇将共同带领工作坊及研讨交流,通过戏剧中的对话、舞动、游戏等方式,打造剧场中最具温度的哲学课。

我们始终相信,生活就是最好的剧场,哲学-戏剧的意义潜能将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得到更好的实现。本届哲学-戏剧节「公共探索」板块将全新启动为哲学学者与人文学者设立的跨界创意实践平台「哲学+」实验室,通过一系列提案征集及活动落地,探索并实践“思想如何行动化”“哲学如何公共化”的重要议题。

「哲学+」实验室·提案征集

思想流溢时

艺术是逃逸的粒子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10月12日22:00

「哲学+」实验室以「未完成的哲学剧场」为主题,面向具有哲学、伦理学、科技人文、语言哲学、美学等背景的高校学者、硕博研究生及哲学兴趣者征集创意提案,尤其鼓励哲学学者将其研究主题演化为具有展示性、参与性与在地性的公共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哲学脱口秀、步行式哲学导览、即兴盲盒对谈、思想装置展览等,并支持活动在校内外咖啡馆、书店、公园等具备空间叙事力的场所落地,鼓励哲学研究者将自身的洞见、思考与问题意识带入日常生活与公众视野。

本届清华哲学-戏剧节将继续携手复旦大学师生,基于德国邵宾纳剧院、比利时先锋剧团等国际名团在上海YOUNG剧场的演出,在复旦艺术馆将策划开展多场对谈活动,打造京沪双城「一展多呈」的哲学-戏剧现场。

清华哲学-戏剧节组委会

总顾问

彭 刚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顾 问

赵 洪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顾 问

顾 涛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院长

学术总策划/发起人

夏 莹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日新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哲学学堂班项目主任。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国哲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北京市社科重大项目等多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已经出版相关学术专著六部,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艺术总监/发起人

肖 薇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艺术团话剧队指导教师。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美国纽约大学访问学者。北京青年戏剧导演协会会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第常务理事。面向本科生开设《戏剧的启示》《戏剧编导创作》《自我启示剧场》等包括史学、理论与实践的戏剧课程。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北京高校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龚育之奖教金”等多个教学奖项。导演《精神的丰碑》《黑幻公寓》《艺术》《雷雨》《心动之城》等多部舞台作品,指导《灵魂拒葬》《春琴》等话剧队作品,均获得北京市大学生戏剧节金奖。出版学术专著《诗梦艺术的奥秘——戏剧与电影导演创作的共质性探究》。

策划制作/发起人

杨 淼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项目部主管

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硕士,工作以来长期深耕新清华学堂策划与运营。作为艺术管理实践者,致力于在校园剧场独特的定位研究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搭建新清华学堂的演出品牌与运营支撑系统。作为校园公共美育践行者,以“整合·联结·共创”为核心理念,通过剧场策划和跨学科思维驱动校园公共美育的探索。

联席学术策划

余明锋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博士(慕尼黑大学联合培养),慕尼黑大学博士后。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尼采著作全集》中文版编委。2017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技术哲学和艺术哲学。著有《还原与无限——技术时代的哲学问题》(2022),译有《敌基督者》《何为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政治哲学与启示宗教的挑战》等。

联席学术策划

祁 涛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批判理论。

清华哲学-戏剧节(Tsinghua Philosophy-Drama Festival)是由清华大学哲学学堂班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于2023年联合发起的一项校园公共艺术活动,从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出发,旨在将戏剧应用于哲学人才的培养,同时将哲学的前沿探索和戏剧的美育实践进行深度的交叉与融合,通过学术培养和全人教育有机结合,长期培育校园中以「兴趣-体验-感知-表达-创造」为主线的创意创作环境与氛围,借助剧场功能打开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更多可能,为学生提供多元的空间和机会去创造深层的理解力与创造力,对世界,对社会,也对自身。

未来哲学现场(Future Philosophy Live)是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夏莹和她的朋友们共同发起的哲学+戏剧、音乐、视觉、影像等多元化形态的哲学IP品牌。在推动学术研究的同时,也以哲学-戏剧节为发端开展公众实践,持续呈现鲜活的思想现场与优质的哲学传播内容,一起探索面向未来的哲学样貌。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