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沈阳话剧团:用时代温度诠释英雄精神

更新时间:2025-09-22 17:00  浏览量:1

话剧《寻找“王成”》参加老舍戏剧节受好评

“大戏看北京·2025第九届老舍戏剧节”日前在北京拉开大幕。作为本届老舍戏剧节的受邀剧目,9月19日、20日,由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出品,沈阳话剧团创排的大型原创话剧《寻找“王成”》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赢得业内人士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寻找“王成”》让观众同频共振

舞台上,一个是手捂着军挎包念着巴金《团圆》的老农民,一个是英姿飒爽的志愿军战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李永胜。老年李永胜和青年李永胜在回忆与现实的交错中,将观众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观众身临其中,与老年李永胜一起寻找“王成”……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大型原创话剧《寻找“王成”》以辽宁“六地”红色资源中“抗美援朝出征地”为主题创排,主创团队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以“让英雄城市唱响英雄赞歌”为创作纲领,用话剧艺术精品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该剧讲述了一位质朴无华的抗美援朝退伍兵,用尽一生把纪念战友和传承英雄精神当作己任、把光环荣誉留给战友英灵的精神气度和现实作为。

在北京连续两场的演出过程中,观众们被剧情深深吸引,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舞美和灯光设计也极具巧思,逼真地还原了战争场景和乡村风貌,为整个话剧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时而激昂、时而低沉的音乐运用得恰到好处,进一步烘托出剧情的起伏和人物内心的波动。

在场的许多观众表示,这部话剧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更让他们对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观看话剧《寻找‘王成’》,我们看到了英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向英雄学习,始终保持捍卫国家的决心。”观众们表示,大型话剧《寻找“王成”》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通过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将历史记忆与当代价值紧密结合,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

沈话三代人诠释英雄精神

话剧《寻找“王成”》邀请国内著名话剧导演王延松作为文学指导、导演,剧本由优秀青年编剧王嘉嘉创作,由沈阳话剧团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共同演绎。

主创们表示,“王成”作为英雄精神的共同指称,既是国家记忆,亦是个体记忆。主人公李永胜从战场归来念念不忘战友情,拼尽所有纪念战友,传承“王成精神”,担负起个体记忆向国家记忆的深刻转化。归国的战友及其家人和乡里乡亲则用尽一生探寻和守护他的精神世界,最终同李永胜一起完成从寻找某个“王成”到寻找“王成精神”的升华。话剧《寻找“王成”》要寻找的既是战场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亦是“来自平凡的英雄”和“平凡造就的伟大”。

业内人士表示,重温历史,致敬英雄,传承和弘扬英雄精神,也是文艺创作的重要职责。20世纪80年代,沈阳话剧团曾创排过音乐歌舞剧《搭错车》。在那个“音乐剧”尚不为人熟知的年代里,这部“现象级”作品开创了当代音乐剧探索的重要开端。在当下,沈阳话剧团推出话剧《寻找“王成”》,可以说是带着较为明确的重塑意识。这其实也是一种“寻找”,沈阳话剧团既持续“寻找”具有沈阳乃至辽宁地域特征的题材样式、舞台形态和审美风格,也持续挖掘那并不久远的往事背后具有时代温度的英雄精神。

沈报全媒体记者:盖云飞

编辑:赫明

责任编辑:王远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