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黄磊老了:睡前戴呼吸机、餐钱一把药,张艺兴急了

更新时间:2025-09-27 18:24  浏览量:1

《向往的生活》第八季的镜头缓缓拉开,熟悉的蘑菇屋在晨光中苏醒。青石板路被露水打湿,泛着温润的光;凉亭下的藤椅依旧,仿佛还留着往季嘉宾闲谈的余温;小O和小H摇着尾巴穿梭在院子里,叫声清脆如昨。然而,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那个总爱昂首踱步、自带“老干部”气场的番鸭彩灯,却不见了踪影。它曾是蘑菇屋的“定海神针”,如今空荡的鸭舍和院角少了几分热闹,让这熟悉的场景添了一丝“物是人非”的怅惘。

屋内,黄磊穿着宽松的棉麻衬衫,慢悠悠地走到窗边推开木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径直走向厨房,而是拿起桌上的话剧剧本,指尖轻轻拂过打印整齐的台词。以往这个时间,他早已系上围裙,在灶台前忙碌,切菜声、翻炒声会成为蘑菇屋清晨的第一支序曲。但这一季,他的身影却更多出现在院外的空地上——那里搭起了简易的排练台,几张折叠椅围放着,成了他和剧组成员新的“战场”。他时而对着剧本蹙眉思索,时而起身比划动作,眼神里是藏不住的热忱,仿佛终于卸下了某种束缚,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前七季的《向往的生活》,黄磊的标签是“万能黄小厨”。观众习惯了看他凌晨五点起床去田里摘菜,顶着烈日挖藕、插秧,再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满桌佳肴。那时的节目,是泥土里长出的烟火气,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踏实,迎合着大众对“田园生活”的朴素想象。

但第八季的画风骤变。镜头不再聚焦于“黄磊的厨房”,而是跟着他走进了话剧排练场。他和剧组成员围坐在一起,逐字逐句地打磨剧本。讲到动情处,他会猛地站起来,手舞足蹈地示范走位,声音因投入而微微沙哑;遇到瓶颈时,他会蹲在地上,手指在泥土里画着圈,眉头紧锁,直到灵感迸发,才拍着大腿露出笑容。有观众在弹幕里质疑:“不做饭的黄磊,还是黄磊吗?”“看他们排话剧好无聊,不如看劈柴生火!”

但黄磊似乎并不在意。他曾在采访中说:“做饭是责任,话剧是热爱。”如今,他终于有机会在镜头前卸下“厨师”的担子,做回“演员黄磊”。当他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聚光灯(哪怕只是院子里的几盏手电筒)打在他脸上时,那种由内而外的光芒,远比灶台前的油烟更耀眼。这不是对观众的妥协,而是对“向往”二字最本真的诠释——向往的生活,从来不是别人眼中的“应该”,而是自己心中的“想要”。

55岁的黄磊,早已不是那个能在节目里轻松跑5公里、扛着锄头健步如飞的“黄老师”了。镜头捕捉到的细节,藏着岁月悄然流逝的痕迹。

清晨,他不再早起晨跑,而是赖在床上多睡半小时,直到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脸上才缓缓起身。更令人意外的是,节目里第一次出现了他睡前佩戴呼吸机的画面。深蓝色的呼吸机摆在床头,连接着透明的管道,他熟练地将面罩戴在脸上,按下开关,机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何炅曾在节目里调侃他“呼噜声能震碎玻璃”,如今这小小的呼吸机,成了他对抗衰老的“战友”——年纪大了,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随之而来,他笑着说:“不服老不行啊,得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餐桌上的变化更明显。以往他爱做重油重盐的红烧菜、酱肘子,如今餐盘里多是清炒时蔬、清蒸鱼,碗边还摆着一小把五颜六色的药片。他会先把药吃了,再拿起筷子,慢悠悠地夹起一筷子青菜,“以前觉得年轻,什么都能扛,现在不行了,得清淡点,不然肠胃不答应。”说这话时,他脸上没有无奈,只有坦然。就像院子里的老槐树,经历了风雨,不再枝繁叶茂,却多了几分从容的姿态。

八季节目,黄磊从47岁走到55岁,从“不惑之年”迈入“知天命”。他曾因观众的一句差评而辗转难眠,会反复琢磨“是不是菜做得不好吃”“是不是环节不够有趣”;他曾为了节目效果,硬撑着疲惫的身体陪嘉宾熬夜聊天,生怕气氛冷下来。

但现在的他,变了。面对弹幕里“不做饭就别录了”的指责,他只是淡淡一笑:“没看过排练的辛苦,就说话剧无聊,那不是评论,是瞎猜。”他不再刻意讨好所有人,也不再被外界的声音绑架。有一次,彭昱畅担心自己减肥过度低血糖,小心翼翼地问他能不能煮碗面,他才系上围裙走进厨房。热油下锅,葱花爆香,一碗简单的葱油面端上桌,彭昱畅吃得狼吞虎咽,他坐在旁边看着,眼神温柔,“我现在做饭,只给想吃的人做,不为别的。”

这种“通透”,是岁月沉淀后的智慧。他不再执着于“完美”,而是接受“不完美”;不再强求“所有人喜欢”,而是珍惜“懂的人”。就像他在节目里说的:“人生哪有那么多‘应该’,自己舒服,身边的人开心,就够了。”

钥匙与旅行的隐喻

节目过半,张艺兴突然问出了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师父,这季会不会是最后一季?”

黄磊拿着茶杯的手顿了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望向远处的山。“我最近总在想,要不要去旅行了。”他说。这句话像一个隐喻,藏着两层意思:如果这一季的口碑和流量能撑起节目,他或许愿意再陪大家走一程;但如果观众不再买账,“旅行”就是他体面退场的方式。

但他紧接着又说:“我把蘑菇屋的钥匙交给你们——艺兴、子枫、彭彭。”他把一串挂着小蘑菇挂件的钥匙推到三个年轻人面前,眼神里有不舍,也有期待。这串钥匙,象征着“传承”——如果有一天他和何炅真的离开了,希望年轻一代能接过接力棒,让蘑菇屋的故事继续下去。

张艺兴却摇了摇头:“师父,没有你和何老师,蘑菇屋就不是蘑菇屋了。”一句话说出了观众的心声。黄磊是节目里的“定海神针”,何炅是“粘合剂”,少了他们,《向往的生活》就像失去了灵魂。黄磊没有反驳,只是拍了拍张艺兴的肩膀,“未来的事,谁知道呢?先把眼前的话剧演好,把今天的饭吃好。”

第八季的最后一期,蘑菇屋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话剧演出”。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专业的音响,观众就是院子里的嘉宾和工作人员。黄磊穿着简单的演出服,站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开口的瞬间,全场安静下来。他的声音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将角色的喜怒哀乐演绎得淋漓尽致。何炅坐在台下,举着手机录像,眼睛里闪着泪光;张子枫和彭昱畅坐在一旁,看得入神,时不时为他鼓掌。

演出结束后,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吃烧烤。黄磊拿着烤串,和剧组成员聊得热火朝天,从剧本细节聊到人生理想。何炅笑着说:“看你现在这样,比在厨房做饭开心多了。”黄磊点点头,“是啊,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喜欢的事,这才是我真正向往的生活。”

这一季的节目,没有了轰轰烈烈的农活,没有了满桌的珍馐佳肴,却多了几分“戏如人生”的真诚。它告诉观众,“向往的生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模板——可以是田园牧歌,也可以是舞台追光;可以是柴米油盐,也可以是诗与远方。真正的幸福,是找到一群“志合者”,一起为热爱的事拼尽全力,哪怕前路漫漫,也甘之如饴。

就像黄磊在节目里说的:“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不变的,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与喜欢的人在一起的温暖。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