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还能“担凳仔”?“追光南国——广州影视艺术馆”在广州人艺启幕
更新时间:2025-09-29 12:35 浏览量:1
9月28日,由广州市文联指导,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主办的“追光南国——广州影视艺术馆”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启幕。
展览以广州电影百年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大量珍贵史料、实物展陈与多媒体交互体验,系统梳理了自电影传入岭南以来,在穗拍摄、讲述广东故事的优秀影片,以及众多广东电影人在中国影视史上留下的卓越贡献与璀璨成就,打造出一个融合历史回顾与当代叙事的影视艺术空间。
展览现场
五大篇章立体呈现发展脉络
从1913年郑正秋《难夫难妻》打开了中国故事片摄制的开端,到2025年穗产电影《日掛中天》闪耀威尼斯;从广东电影人黎民伟手持摄像机追随孙中山北伐,到今日大湾区“电影工业智库”——岭南电影的光影之路,既是一部区域文化的发展史,更是一曲南国儿女追光不止、向美而行的时代壮歌。
展览现场
“追光南国”艺术馆以“诞生、红霞、红日、红利、宏图”五大篇章结构全馆,通过数百件实物、文献、影像,立体呈现广州电影从默片时代到数字影像的完整脉络。
展陈内容涵盖早期影人手稿、经典电影海报、放映设备、电影胶卷及数字重现影片段落,更设有“粤语电影黄金时代”“新时代未来不限”等专题展区,全面展示广东作为中国电影重要发源地之一、南方影业高地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活力。
展览中《日掛中天》的海报显得尤其亮眼。演员辛芷蕾凭借此片荣获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该片作为广东首部入围并荣获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大奖的作品,其成功背后是广州电影产业的厚积薄发。影片深度扎根广州,实现了地方特色与国际艺术表达的完美结合。
展览现场
艺术盛宴传承南国影脉
启幕式以“光影礼赞”为主题,融合魔术、诗朗诵、影视金曲联唱等多种艺术形式,打造出一台跨越百年的视听盛宴。
广州市杂技家协会魔术师陈薪伊带来的《影》致敬了电影发明初年的“魔术时刻”;胡炜、王萍朗诵的《追光前行》则以铿锵诗句回溯了岭南影人筚路蓝缕的创作之路;《毕业歌》《明月千里寄相思》《我不想说》《我爱你,中国》等经典影视歌曲联唱,更唤醒了不同时代的集体记忆,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广州市杂技家协会魔术师陈薪伊带来《影》
主办方聘请了著名电影艺术家张良、王静珠伉俪作为展馆的荣誉顾问。他们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优秀作品,以卓越的才华、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不懈的探索精神,为南国电影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给中国电影史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从《董存瑞》《哥俩好》到《雅马哈鱼档》《特区打工妹》等,他们的作品也在展陈中重点呈现,观众可通过影像资料与文献回顾其为中国电影史写下的辉煌一页。
启幕仪式上的《毕业歌》演出
南国影视勇立潮头追光前行
近年来,广州通过深化电影全产业链建设,致力于打造影视产业发展高地。
《中国医生》《白蛇传·情》《南越宫词》《点点星光》《掬水月在手》《日掛中天》等一批广州影视佳作频频出圈,中国故事、岭南风情、广州影视逐渐走向了国际艺术舞台,这不仅提升了广州的城市文化影响力,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的生动体现。
主办方表示,希望这座艺术馆不仅成为致敬历史的窗口,更成为激发未来创作的能量场。广东广州电影人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兼容开放的精神,应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光大。
启幕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展馆还专门设有“板凳剧场”,一块幕布、一台放映机、几排小板凳,一墙老照片,怀旧而温馨的氛围,引来不少观众观影。
当天播出全国第一部释放改革开放信号、反映个体工商户的电影《雅马哈鱼档》,诠释着广州这个城市的敢为人先与经济活力,引起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板凳剧场”后续也将会定期推出经典电影公益放映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的观展体验。
展厅现场
据悉,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将在国庆中秋双节推出多场电影主题魔术表演,同时作为2025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跟着电影游广州”打卡点之一,与永汉电影院等热门打卡点串珠成链,为假期添上一抹“文艺亮色”。
文|记者 梁善茵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