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话剧圈的‘霸道总裁’:靳东如何让78年老团逆袭成顶流

更新时间:2025-09-29 14:18  浏览量:1

上周去看话剧,发现剧场里坐满了拿着荧光棒的年轻人。仔细一瞧,台上主演竟是靳东——那个被调侃“行走的精英人设”的演员。但这次他没穿西装,而是穿着皱巴巴的村支书外套,在舞台上啃苹果。

这不是他第一次跨界。去年,他突然从“明楼”变成“煤团”团长,成了正厅级干部。有人说他在“镀金”,但这一年下来,这个国家级院团像是被按了加速键:巡演场次翻倍,年轻观众占比超60%,连95后都开始讨论“话剧真香”。

01. 从副团长到正厅级,他把团里搞成了‘创业公司’

2003年靳东刚入团时,团里还带着计划经济的影子。但他总说这里像“家”——毕竟,能让一个中戏毕业生甘心待20年的地方,多少有点魔力。

2021年他当副团长后,第一件事就是搞“以排代练”。刘昊然刚毕业就被扔进《温暖的味道》剧组,跟着巡演跑了14个城市。有次彩排,刘昊然台词卡壳,靳东直接打断:“再来20遍,什么时候过关什么时候吃饭。”结果三个月后,这小子在台上把村支书的憋屈劲儿演得让台下大爷大妈直抹眼泪。

去年他转正后更“狠”。新排的《俑立千年》直接搬进国家博物馆,用AI技术让兵马俑“活”过来跳舞。有观众说:“看陶俑在台上比心,突然觉得历史离我们这么近。”

02. 话剧不赚钱?他偏要让‘冷门艺术’变成‘爆款制造机’

《温暖的味道》巡演时,有人劝靳东:“农村题材不好卖票,不如搞点流量明星。”他却带着团队在山东农村待了三个月,跟果农同吃同住。剧本改了27版,连苹果套袋的细节都抠得清清楚楚。

结果这戏成了“票房黑马”。巡演24场场场爆满,60%观众是90后。有个00后妹子看完发朋友圈:“原来村支书也能这么帅,我想回老家种苹果了。”

更绝的是他把AI玩明白了。新剧《华夏之光》用VR技术还原宋代水运仪象台,观众戴着眼镜就能“走进”古代天文台。有科技公司找上门想合作,他直接说:“可以,但必须免费给山区学校开放。”

03. 当明星团长,他比当演员还累

今年两会,靳东提案“建立国家遗嘱库”,又上了热搜。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但他翻出数据:中国每年有800万份无效遗嘱,多少家庭因为遗产打官司?

私下里,他比谁都操心。团里老艺术家退休,他挨个打电话问需求;年轻演员买不起房,他四处联系人才公寓。有次在后台,我看到他蹲在角落啃面包,手机里还在回关于音乐剧《常书鸿》赴法演出的邮件。

04. 为什么是靳东?

有人问他:“当团长和当演员,哪个更难?”他说:“演员演砸了是一个人的事,团长搞砸了是一群人的饭碗。”

这话不假。这一年,煤团演出收入涨了40%,青年演员签约率翻番。但最让他骄傲的,是在山西农村巡演时,有个放羊娃看完《温暖的味道》后说:“我想当话剧演员。”

现在的靳东,出门不再只是“明楼”“贺涵”。有人在菜市场看到他拎着菜篮子,跟大妈讨论怎么挑苹果;有人在地铁里撞见他戴耳机听剧本,旁边的小年轻偷偷拍照发微博:“活捉野生靳团长!”

话剧圈里,他成了“另类”。别的团长谈情怀,他聊KPI;别人搞高雅艺术,他琢磨怎么让年轻人买票。但你不得不服,这个48岁的“老干部”,正在用最土的办法,干着最酷的事。

下次再有人说话剧“曲高和寡”,不妨带他去看场煤团的戏。毕竟,当78岁的老院团开始玩AI,当村支书的故事让00后破防,你会发现:有些东西变了,但有些东西,从来没变。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