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10月刚过,这几位名人相继去世,最大93岁,最小仅46岁
更新时间:2025-10-08 20:13 浏览量:1
国庆黄金周原本是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日子,街头巷尾飘着国旗的红,商场里满是热闹的人声。
可今年的这个国庆,却被一股猝不及防的悲伤笼罩,10月刚过去没几天,就有几位名人相继离世。
更让人揪心的是,在这几位名人当中,最大的93岁,最小的仅46岁,而他们的离开,像突然按下的暂停键,留下了无数的遗憾。
在文艺界,赵克明的离开是“一个时代的落幕”,这位已经93岁的老艺术家,不仅是《快乐星球》里那个慈祥的“老顽童爷爷”,更被不少人称为是中国话剧界的“活化石”。
上世纪 50 年代,他参与创建西安话剧院,主演的《胆剑篇》《文成公主》等话剧,曾在全国巡演,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改革开放后,他转型做小品导演,敏锐地捕捉到大众文化的需求,打造出《产房门前》《打扑克》等经典作品。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
赵克明对艺术的严谨,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很多时候排练小品时,一个眼神、一句台词都要反复打磨。
他还特别重视人才培养,西安话剧院里不少年轻演员,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可就是这样一个奉献了自己一生的老艺术家,却在10月4号永远离开了我们。
随着他的离世,话剧与小品领域少了一位“懂艺术、懂观众”的领路人。
想当初,徐长锁作为“山东五虎将”之一,随队夺得CBA常规赛的季军,球员生涯巅峰时,他的突破与防守曾让对手头疼不已。
1999年退役时,正值商业篮球迅猛发展,不少队友转型做经纪人、开篮球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可徐长锁却选择一头扎进青训。
那个时候的山东青训设施简陋,球员选拔范围狭窄,徐长锁却没有放弃,之后还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
但命运却给徐长锁开了一个玩笑,10月7号早上,54岁的徐长锁因病去世,而此时距离杨瀚森的比赛也没剩几天,但徐长锁还是没能看到。
这位被业内称为“青训教父”的教练,用大半辈子的时间在山东篮球的土壤里深耕,只可惜到最后都没能亲眼看到自己培育的“树苗”在赛场扎根。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
作为万重乐队的主唱,应鹏有着极具辨识度的“撕裂式嗓音”,乐队的《深渊》《重生》等歌曲,曾在摇滚圈掀起热潮,多次登上迷笛、草莓音乐节的主舞台。
应鹏不仅是歌手,还是乐队的创作核心,他的歌词里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总能戳中年轻人的内心。
去年他还发起了“摇滚进校园”活动,希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摇滚,在全国 10 多所高校举办了专场演出。
可很少有人知道,应鹏长期被酒精依赖困扰,早年跑演出时,为了缓解压力,他养成了喝酒的习惯,后来逐渐失控。
甚至还因长期酗酒患上了酒精性肝炎,医生多次警告他“必须戒酒,否则会发展成肝硬化”。
但一心只有摇滚的应鹏根本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直到10月7号,46岁的应鹏因肝硬化并发症去世。
信息来源:红星新闻
他的离开,让本就小众的重型摇滚领域,又少了一位能“扛大旗”的歌手,而他的乐迷们也纷纷留言,希望他一路走好,并且以后要少喝酒。
这几位名人的离开,就像一场沉重的“生命教育课”,它让我们明白,生命从来不是“无限续航”的,无论你有多么伟大的理想、多么重要的使命,一旦生命的齿轮停止转动,所有的一切都将归零。
况且生活不是一场“竞速赛”,而是一场“马拉松”,不必为了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不必为了所谓的“重要”,而牺牲了健康与安全。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陪伴家人,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恰恰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那些离开的人,虽然再也无法完成留下的心愿,但他们却留下了精神与热爱,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带着他们的期望,好好活着,把他们未完成的事,继续下去,把他们传递的精神,永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