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十四艺节|“点亮生活”青年艺术周启幕,川渝青年戏剧工作者与名家共探戏剧“破土”之道

更新时间:2025-10-09 21:04  浏览量:1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双双 齐岚森

青年创作者如何选择最值得关注的中国故事?剧本创作如何平衡纪实与虚构的关系?演员如何靠近角色、创造角色?10月9日下午,作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重要联动活动,“点亮生活”青年艺术周——青年戏剧种子计划首场活动在重庆大剧院举行。

10月9日,重庆大剧院,“点亮生活”青年艺术周|青年戏剧种子计划活动(一)破土——话剧《温暖的味道》名家见面会举行。记者 齐岚森 摄

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靳东、中国煤矿文工团知名演员刘敏涛受邀到场,与川渝地区青年戏剧工作者围绕现实主义戏剧创作展开深度对谈,以“破土”为核心立意,分享创作实践经验,为青年从业者提供从选题、剧本构思到表演的全流程方法论指导。

本届青年艺术周以“艺术点亮生活,城市文旅焕新体验”为主题,分青年戏剧种子计划、新声戏剧汇、无界新空间三大板块,形成从名家引领、剧本孵化、剧目展演到跨界融合的全链条人才培育机制。其中,青年戏剧种子计划通过名家对话、剧本孵化等形式,构建从创意到呈现的完整培育链;新声戏剧汇联动各类演艺空间,展演青年戏剧作品,拓展文旅新场景;无界新空间则汇聚院校与科技资源,以VR体验、机器人舞蹈等跨界形式,推动艺术与多领域深度融合。

10月9日,“点亮生活”青年艺术周|青年戏剧种子计划活动(一)破土——话剧《温暖的味道》名家见面会举行,图为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靳东分享创作历程。记者 齐岚森 摄

活动现场,靳东表示,扎根现实、扎根生活的作品,能够成为连接不同群体的纽带,而在当前戏剧市场中,现实题材作品尤其稀缺,“现实主义题材从生活土壤中汲取养分,用真实的故事引发观众共鸣,让不同背景的人都能在剧场里找到情感交集。”

谈及戏剧创作的核心时,靳东认为,戏剧的灵魂在于冲突。“戏剧需要戏剧性、需要矛盾冲突,但是矛盾冲突是不可能凭空捏造的,所有的戏剧创作都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表达。”靳东建议青年创作者要多关注身边的真实故事,睁眼去看、去思考、去感受,不要急于求成,现实主义作品的“破土”,应该是从日常细节里挖掘灵感,比如乡村振兴中的小人物、城市发展中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里藏着最动人的力量。

对于剧本创作,靳东直言如今行业最缺的就是剧本,他甚至现场向青年戏剧创作者发出邀约,如果创作者们愿意沉下心慢慢磨出一个好剧本,即使花上三年五年的时间,他也愿意等,并且随时愿意出演。

刘敏涛则从表演层面进行补充。她认为拉近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别无他法,唯有把自己全身心放进角色中,既要理解角色的喜怒哀乐,也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诠释,让角色既有共性,又有独特的个性。

她以冰与水的融合为喻,生动解读了表演中的创作层次,“当你在进行拿到剧本的一度创作时,你在研读剧本;二度创作时,你在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三度创作时,你在和表演者们一起在人物关系中不停切磋、打磨和排练。”刘敏涛坚信,经过这三个阶段之后,演员自然而然就会和角色相融,如同冰化成跟水一样的温度。

重庆一直是中国话剧艺术的一方沃土。抗战时期,田汉、曹禺等戏剧巨匠以作品为号角,留下了《屈原》《雾重庆》等一批经典剧目,也铸就了中国话剧史上的黄金岁月。近年来,重庆始终厚植戏剧土壤,将培育青年戏剧力量作为激发城市文化活力的关键一环。当天启幕的青年戏剧种子计划,就是为了激发青年创作者的活力,夯实戏剧人才根基,推动戏剧艺术与时代同频共振。

10月9日,“点亮生活”青年艺术周|青年戏剧种子计划活动(一)破土——话剧《温暖的味道》名家见面会上,观众积极提问。记者 齐岚森 摄

当晚7:30,重庆大剧院中剧场上演了中国煤矿文工团等创排,靳东、刘敏涛等主演的话剧《温暖的味道》,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值得一提的是,该剧也是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剧目中第一部在重庆上演的剧目,以此为开端,一直持续到10月26日,每天都有来自全国范围内的舞台艺术佳作在重庆上演,演出总场次达48场。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