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顶流人艺”来上海了!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开启申城驻演月,《白鹿原》封箱演出看一次少一次

更新时间:2025-10-14 20:35  浏览量:2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0月14日报道: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即将于10月17日开幕,继去年的北京人艺之后,今年又一国内顶尖艺术剧院将驻演申城。10月14日下午,陕西人民艺术剧院主创团队在艺术节中心亮相,将于10月17日至11月5日携五部文学巨制登台,讲述黄土地的厚重叙事。

五部剧目中,话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主角》《生命册》四部作品皆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构成极具分量的“茅奖改编四重奏”,展现了陕西人艺深厚的文学情怀和超强的改编能力与文化使命担当。

话剧《白鹿原》改编自陈忠实巨著,以恢弘叙事和地道陕西方言,浓缩原著50万字于三小时舞台之间,讲述白鹿村几代人的恩怨沉浮与社会嬗变,构建中国乡土社会百年沧桑的史诗画卷。

《白鹿原》之于陕西人艺,相当于《茶馆》之于北京人艺,是剧院的“镇院”之作。该剧以恢弘叙事、精湛表演和地道的陕西方言,将50万字的文学经典浓缩在舞台上,迄今已经巡演十年,每到一地都场场爆满。10年间演出了627场,覆盖125座城市,8次入选全国原创大剧场票房榜单,成为中国原创舞台剧一部现象级的作品。

此次《白鹿原》在上海的演出,是这部剧的“封箱演出”。所谓“封箱”,是指本轮演出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再演出本剧目,并在下轮可能出现演员或剧目内容的改动。主创团队表示,做出封箱决定时老演员都红了眼,这部戏是剧院的 “名片” 也是 “青春”,但必须暂别,一是不让经典成 “枷锁” ,二是为演员 “铺路”,演员涨技能需要新角色。暂别是 “蓄力”,剧院在整理反馈和笔记,等时机成熟,升级后的《白鹿原》会回来

话剧《平凡的世界》根据路遥同名小说创作,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成长轨迹,展现改革开放初期陕北农村的社会变迁和青年的精神崛起,极具时代温度与现实力量。

话剧《主角》改编自陈彦小说,描绘“秦腔皇后”忆秦娥跌宕起伏的舞台人生,将个人命运与传统剧种的发展交织一体,是一曲艺术理想与时代洪流交织激荡的生命奏鸣。

话剧《生命册》根据李佩甫小说改编,聚焦城乡迁徙中的人生挣扎,呈现金钱、良知、信仰、现实之间的尖锐冲突,是一部深邃的人文寓言。

话剧《星空与半棵树》作为陕西人艺2025年最新创作剧目,也将在本届艺术节重磅首演。该剧改编自作家陈彦同名长篇小说,是陕西人艺“陈彦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展现了乡村命运、人心涌动与时代转型的深刻交织。

以上五部剧目题材各异,风格独立,但共同根植于现实主义传统,呈现鲜明的“陕西表达”。近年来,陕西人艺深耕现实题材、厚植文学基础、积极探索融合现代性元素的舞台呈现方式,赋予严肃文学以新的舞台生命力和时代审美价值,逐步构建起具有地域辨识度、思想深度和审美厚度的创作体系。

五部大戏集中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剧院近年来创作成果的系统展示,更是推动东西部文化交流互鉴、携手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实践。五部大戏将以文学高度、现实关照与艺术张力,为申城观众带来一场思想深邃、情感动人、审美鲜明的戏剧盛宴。

在为期近一个月的驻演期间,除五部大戏11场正式演出外,陕西人艺还策划推出四大板块、超过20场配套文化活动。为了营造原汁原味的陕西文化氛围,上音歌剧院外部空间将特别搭建古香古色的戏剧门楼,复原鼓楼装饰意象,打造沉浸式观演动线,让观众从步入剧场起便仿佛穿越至三秦大地。剧院同期推出陕西人艺主题展览,系统梳理剧院发展历程与“文学剧院”风格的形成脉络。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板块还将率先推出“艺海秦风”奏响三秦古韵新乐章——陕西演艺集团非遗专场演出活动。此外,陕西人艺还将精心策划多项互动活动,包括舞台导赏、高校分享会、专业论坛、电台直播、主题研讨会等,以丰富立体的互动形式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陕西文化的魅力,践行“文艺惠及于民”的宗旨。

据悉,本轮驻演的首部剧目——话剧《主角》将于10月17日率先登台,正式拉开陕西人艺五部力作汇演申城的序幕。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