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艺节|两江交汇的帆影与运河的波涛共鸣,话剧《北上》重庆大剧院上演
更新时间:2025-10-16 09:15 浏览量:4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周双双
又一部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话剧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10月15日,作为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剧目,话剧《北上》在重庆大剧院上演。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该剧在运河流域各城市献演多场后,首次走进西南与重庆观众见面。
观众早早来到剧场,等待演出开始。受访者供图
《北上》改编自著名作家徐则臣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由中央戏剧学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新华网联合出品,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杭州墨盒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制作。故事从意大利人小波罗一行由南向北走完运河的心愿讲起,以“古今交织”的叙事线索,演绎由浙江杭州至北京通州、绵延运河两端的人间世情,还原一段跨越百年的运河史诗。
在演出前接受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北上》导演李伯男直言,这部作品的魅力首先源于原著小说扎实的内核。“小说具有强烈的史诗品格,既有好看的中国故事,又兼具戏剧性与文学性。”李伯男表示,在创作中通过综合艺术手段,将运河之美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具象化,希望为观众带来感官与心灵双重层面上美的享受。
可是,要把30万字的文学经典改编成150分钟的舞台艺术作品谈何容易?
编剧解涛说起剧本创作历程时坦言,不知道改了多少次剧本,才有了如今的呈现。“创作初期,我就为自己画了一条创作上的‘运河线路’,以古今两条时间线为框架,对主要人物、关键事件进行取舍。”编剧解涛解释,话剧《北上》的起点是杭州,终点是北京,这与京杭大运河的走向相呼应,但其承载的不仅是南北地理上的连接,更是所有运河儿女的精神的集体亮相。
剧照。受访者供图
当晚七点半,当运河的波涛与两江交汇的帆影共鸣时,重庆大剧院内一幅纵贯百年的运河精神长卷徐徐展开。随着清代衣袂与现代装束在舞台上交替亮相,观众仿佛也循着时空的轨迹,在运河的粼粼碧波间悠然穿行;而多媒体光影与榫卯古船交织出灵动的视觉图景,让诸多运河地标仿佛挣脱时空束缚,在舞台上焕发生机,观众也恍若亲临这条流淌千年的黄金水道。巧思排布的灯光也为剧情增色,将剧中人物的细腻情感层层放大,让故事的感染力穿透人心。
有意思的是,演出之外,《北上》剧组还将杭州特色与季节风物带来了山城重庆,并在重庆大剧院前厅打造了一个内容丰富的主题快闪互动区。互动区以“一日穿越运河”为主题,以演前导赏等多元样式增强观众沉浸式体验,延续剧目文化感染力。记者在现场看到,朱炳仁·铜“蒸蒸日上”小福包、中邮保险联名明信片、非遗蓝印花布票根等展品让不少剧迷驻足,与谢平遥、小波罗手办合影、“重走‘北上’之旅”等互动活动更让剧迷沉浸感十足。
10月16日晚,《北上》将在重庆大剧院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