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戏剧传承:艺术与市场双向奔赴(新语)

更新时间:2025-10-23 08:20  浏览量:1

茅威涛

文化产业不是赚快钱的行业,戏剧的传承与发展更是慢功夫

我常和学生说,要做“懂市场的艺术家”,也要做“有艺术追求的产品人”

作为一名深耕戏剧领域四十余载的演员,我始终相信:戏剧的活态传承与发展,从来不是“守着老本子唱老戏”的单向坚持,而是内容生产与市场生态双向奔赴的长期事业。

文化产业不是赚快钱的行业,戏剧的传承与发展更是慢功夫。长期主义尤为重要,不能指望一部戏、一个演员的走红撑起整个行业,更不能为了短期热度迷失自我。

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是一场成果展,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内容与市场结合的可能性,也让我们看清努力的方向。今天,我们要做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作品,让传统戏剧“活”在当代,必须推动内容生产与市场生态的双向赋能。

戏剧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内容之“守正”,基于对剧种本体之敬畏。传统戏剧之写意美学,是中国人对空间与时间独特认知的凝练。以越剧来说,其唱腔之柔美、女小生之俊朗风骨、以情动人之叙事内核,是历经百年沉淀的艺术基因。今日科技发展,舞台迭代,使得我们有了更多表现手法。但是,如果不遵循艺术规律,即便所谓的“创新”能带来一时绚丽的观感,终究也只会是昙花一现。

内容之创新,基于对市场需求的回应、对时代热点的捕捉。我常和学生说,要做“懂市场的艺术家”,也要做“有艺术追求的产品人”。既要关注内容创作,也要培育市场。市场是一个有成熟供应链、生产链、销售规则等的完整生态。如果说内容是传统戏剧的“心脏”,那么市场生态就是“血液循环系统”,没有健康的循环,再好的内容也无法抵达观众,更谈不上传承与发展。

艺术作品需要时间的检验,也需要市场的滋养。本届戏剧节期间,我为李霄雯、徐叶娜等中生代演员复排了作品《寇流兰与杜丽娘》,这是9年前为纪念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创排的。历经时间沉淀,今天仍有观众在社交平台说要为它献上“迟到了9年的掌声”。越剧《新龙门客栈》如今驻场演出超过350场,长线的运营和演出滋养了戏剧艺术的生命力。

良性的市场生态需要行业一同建设和维护,学习和引进更加科学的流程和结构。优质内容如何正确推广,优秀人才如何引导发展,观众基数如何良性维护,都值得考虑。我们不能总是止步于“立项—结项”的循环里,以奖项和业绩标榜自身。荣誉代表的是过去探索的路径或许正确,但在开拓未来之路上,哪怕失败也有意义和价值。

(作者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记者江南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3日 13 版)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