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十四艺节·文华艺苑 | “期待观众哭过、笑过之后有所感悟”

更新时间:2025-10-28 11:18  浏览量:5

杂技剧《先声》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话剧《正红旗下》里,老舍的父亲为了守住北京城牺牲在八国联军的刀枪之下;音乐剧《觉醒年代》中,李大钊“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铮铮誓言响彻剧场;音乐剧《寻找李二狗》中,当代青年常卫国带着一本残缺的回忆录穿越到1950年的朝鲜战场,与当时年仅17岁的爷爷并肩作战;杂技剧《先声》中,演员们腾空、跳跃、翻飞,展现东北抗联战士英勇杀敌的场景……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文艺工作者用一部部舞台艺术作品,与观众一起回溯波澜壮阔的战斗征程,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与开心麻花联合出品的音乐剧《觉醒年代》采用通唱式的艺术方式,保证故事的完整性和多线叙事,30首原创音乐涵盖说唱、电子、交响等风格,生动展现了革命先驱冲破黑暗、寻找光明的坚定意志。演出过程中,多个精彩段落引发观众共鸣——当陈独秀、李大钊站在舞台中央举起手臂庄严宣誓,当《国际歌》在全场响起……“音乐剧《觉醒年代》让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革命者为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付出了巨大牺牲,让我深刻认识到铭记历史的重要性,从中汲取守护正义、开创未来的力量。”西南民族大学学生边郑赫激动地说。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正红旗下》,以第一视角展现了老舍出生前后、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城时的百态万象。剧中老北京的生活状态和对乱世中家国情、民族情的表达,彰显出作者的悲悯情怀和自我省察,让观众得以穿越时空、窥探历史的面容,感受时代变迁下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

在表现形式上,《正红旗下》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以多视点、多层面、不同光影下的人生组合出丰富的剧情,让老舍作为剧中人、回忆者、讲述者、观察者、反思者融入其中。戏曲程式化的穿插和音效的化用,更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凸显了戏剧性,让观众不仅感受到老舍一贯的大爱与悲悯,更体会到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深沉厚重的人文关怀。

“我饰演的老舍,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叙事的推进者。”濮存昕说,从“叙述者老舍”的视角切入,更能让观众走进老舍的内心世界,体会动荡时代个人命运与社会大潮的交织。

“我带两名学生一起看了话剧《正红旗下》,深受触动。感谢文艺工作者化身革命精神的追光者,深入历史深处,从先辈的奋斗故事中采集精神火种,以传统舞台为纸、当代艺术为笔,精心勾勒时代画卷。”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师曾立说。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推出的音乐剧《寻找李二狗》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的真实战史为背景,以“和平万岁”勋章为情感线索,以兼具历史厚重感与当代审美表达的舞台空间,借助“穿越”叙事架起历史与当下对话的桥梁。一位来自四川宜宾的观众说:“历史场景让人身临其境。站在那里,自己仿佛也身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的杂技剧《先声》,艺术再现了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高擎抗日大旗,团结带领东北人民发出誓死抗战“先声”的壮阔史诗。舞台上,演员们以身体为“笔”,用飞杠象征浴血冲锋,用爬杆演绎不屈抗争,用网吊诉说家园破碎与信仰升腾。

回望每一段烽火岁月,无数先辈用热血与牺牲铸就胜利丰碑,而舞台艺术以独特魅力将历史鲜活呈现。“历史需要被记住,一部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对先烈的崇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说,“我们不希望通过戏剧说教,更期待观众走进剧场看完戏,哭过、笑过之后有所感悟。”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张欣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