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向往的生活》重启即 “翻车”,慢综鼻祖跌落神坛

更新时间:2025-10-29 08:00  浏览量:3

《向往的生活》最初官宣重启的时候,网上的期待值其实还是很高的。

但是,看完之后,真的清一色的差评啊!

“上一季完美收官,我以为这就是最好的告别,没想到重启后直接变了味!”

这是无数《向往的生活》老粉的共同心声。

作为曾经的 “慢综天花板”,第七季《向往的生活 - 戏如人生》排除万难重启,本以为能延续辉煌,却没想到口碑与收视双双崩盘:首播收视率 0.36%,四期后直接跌至 0.22%,市占率从 6% 腰斩至 3.8%,猫眼热度非更新日徘徊在 25 名开外,豆瓣评分更是从第一季的 8.3 分跌至 6.1 分,七年积累的好名声几乎消耗殆尽。

曾经的蘑菇屋,是黄磊掂勺颠出的烟火气,是何炅暖心的围炉夜话,是彭昱畅张子枫打打闹闹的青春感,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田园治愈。

但这一季,“做饭” 被 “开会” 取代,“劳作” 变成 “躺平”,节目核心彻底转向戏剧,让抱着 “下饭” 期待的观众措手不及。

“这季不是《向往的生活》,是《黄磊的戏剧人生》吧?”

黄磊的镜头几乎全围绕戏剧展开,排练剧本、讨论调度、指导青年演员,曾经的 “黄小厨” 再也不进厨房,甚至把做饭任务交给了外卖;而何炅、彭昱畅、张子枫沦为 “背景板”—— 何老师频繁补觉,彭昱畅要么看书要么发呆,张子枫沉迷养植物、学缝纫机,三人互动少得可怜,完全没了往日的 “家人感”。

更让观众难以接受的是戏剧内容的 “过载”。第四期节目中,光是戏剧排练就占了 10 分钟,完整舞台表演更是长达 30 分钟,超过节目总时长的一半。

对于普通综艺观众而言,这无疑设置了极高的门槛:想看轻松日常,却被迫 “看话剧”;想找治愈感,却要强行理解戏剧隐喻。

我打开的是下饭综艺,不是乌镇戏剧节直播,吃饭的时候看完整话剧,比没菜还噎得慌。

以往飞行嘉宾到来,会一起下地劳作、搭伙做饭、深夜畅谈,留下满满的温暖回忆。

但这一季,嘉宾来了要么跟着逛乌镇,要么在蘑菇屋无所事事,连一顿正经的团圆饭都没有,匆匆来匆匆走,仿佛 “串门式打卡”。

脱口秀演员付航在节目中直言 “我真的没想到咱们这个节目就是如此的草率。”

嘉宾来都来了,却没半点参与感,真的没必要来。

但是就算没有戏剧,这档节目也回不去了。”

除了主题跑偏,节目最核心的 “情感内核” 也在流失:黄磊睡觉时戴上了呼吸机,何炅脸上的疲惫藏不住,彭昱畅暴瘦后状态低迷,张子枫愈发内向,曾经阳光治愈的 “蘑菇屋一家人”,如今满是倦怠感。

节目组试图用 “情怀杀” 挽回观众:反复提及过往名场面,黄磊回应 “未熟豆角食物中毒” 争议,合唱《油菜花》梦回第一季,但这些努力收效甚微 ,观众对情怀的买单热情早已透支。

节目改版的争议,本质上是 “主创理想” 与 “观众需求” 的错位。

支持者认为,戏剧是黄磊、何炅真正 “向往的生活”,节目带领观众走进小众艺术,是一种升华;但反对者则坚持,观众向往的从来不是戏剧舞台,而是蘑菇屋的烟火气、老友间的默契、田园生活的松弛感 —— 这种 “治愈感”,才是节目最核心的竞争力。

从 “慢综鼻祖” 到 “争议不断”,《向往的生活》的翻车给所有综艺 IP 敲响了警钟:情怀再浓,也不能忽视观众需求;创新再好,也不能丢掉核心灵魂。观众向往的,从来不是华丽的戏剧舞台,而是 “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的烟火气,是 “老友相聚,闲话家常” 的温暖感,是 “远离喧嚣,回归本真” 的松弛感。

如今节目仍在播出,节目组也在尝试平衡戏剧与生活。但如果继续执着于 “戏剧梦”,忽视观众的真实感受,这档陪伴了七年的国民综艺,恐怕真的要走到尽头了。

毕竟,观众的耐心有限,情怀也经不起消耗 —— 别让曾经的 “向往”,最终变成无法挽回的 “失望”。

你觉得《向往的生活》还能回到从前吗?这一季的戏剧主题,你能接受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万能生活指南#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