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艺节 · 一线实录 | 舞台艺术与年轻观众的双向奔赴
更新时间:2025-10-30 10:11 浏览量:1
10月16日,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作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参演剧目,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上演。该剧在舞蹈视觉上借鉴明清古画的美学特质,运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古典符号,对文学经典进行重新演绎,广受观众好评,目前已巡演400场。
舞剧开场前,记者看到观众中有大量年轻面孔,她们或三五成群,手拿介绍册彼此交谈;或在十二金钗的角色宣传板前拍照留念。现场,艺术专业的学生邹泳竹告诉记者,自己是从流媒体平台看到舞剧《红楼梦》的谢幕视频后,惊叹于该剧别样的舞台布置,从而走进剧场的。
舞剧散场后,大批年轻观众来到剧院侧门,欢送罗昱文、胡婕等主演,对剧目和演员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演员们为观众签名,与观众合影留念,对观众的热情给予真诚回馈。
民族舞剧《红楼梦》引发的年轻观众观剧热潮并非孤例。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年轻观众奔波于成都、重庆各个剧院,参演的传统戏曲节目在社交平台上“圈粉”年轻人的现象比比皆是。当下舞台艺术越来越受到年轻观众的热爱,周末观看话剧、舞剧、传统戏曲已成为他们的时尚生活方式。这一现象与当下年轻观众消费心理与审美观念的转变,以及舞台艺术作品的不断丰富与创新密不可分。
作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上川渝地区唯一入围的话剧作品,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与重庆市话剧院联合出品的话剧《谁在敲门》于10月20日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上演。该剧以川东乡村为背景,为城市年轻观众展示了乡土中国的生活图景。
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董凡介绍,《谁在敲门》是川渝两地院团深度合作创排的作品,深入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带着浓浓的烟火气。谈及当前话剧市场的变化,董凡表示,剧场已经成为大量年轻人文化消费的阵地,这得益于年轻观众文化水平、审美水准的不断提高。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也在通过打造演艺新空间、开展剧本围读等方式,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年轻。
话剧《谁在敲门》的主创也积极与年轻观众进行互动交流。今年4月在成都大学成都东盟艺术中心的演出过后,《谁在敲门》剧组就举行了演后谈活动。主创团队与师生们围绕戏剧创作、形象塑造、情感冲突、城乡变迁等展开深度对话,学生们与主创团队展开思维碰撞。演后谈活动让戏剧舞台变为课堂,对于培育年轻戏剧观众和未来的舞台艺术从业者,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10月24日,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剧目、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正红旗下》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剧院演出,为重庆观众带来原汁原味的京味戏剧。专程从北京前来观剧的青年观众艾艾说,《正红旗下》向年轻观众传达了“少年强则国强”的思想理念,剧中融入戏曲元素的创新形式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重庆本地的大一学生朱廷辉认为,该剧鲜活地呈现出了那个动荡年代的北京。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认为,《正红旗下》代表着北京人艺的未来。《正红旗下》由冯远征和青年导演闫锐共同执导,表演艺术家濮存昕领衔北京人艺老中青三代演员共同参演,表演形式将现代戏剧语言与传统戏曲表现手法创新融合……从主创团队,到表演形式,再到舞台舞美,《正红旗下》呈现了京味话剧在新时代的新探索。舞台艺术创作者在当下不断地守正创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去感受戏剧舞台的艺术魅力和剧场观演的震撼力,从中获取源源不绝的心灵洗涤与精神财富,真正实现了舞台艺术与年轻观众的双向奔赴。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田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