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演员的心中一定要有选择
更新时间:2025-10-31 12:31 浏览量:1
从影视剧的聚光灯下 到话剧舞台的方寸之间
他是北京人艺第一位演员出身的院长
他希望用“经典”擦亮中国话剧的“金字招牌”
第十四届中国文化艺术节期间
《重庆专访》独家对话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
重庆广电第1眼TV 曹榆:那么多年了,再来重庆有变化吗?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冯远征:当年是拍《爱了散了》,就我们老在那条路上,然后那半个山都是火锅。现在变化很大,夜景更亮了。洪崖洞那个地方,就是远远地看去很漂亮,也成了打卡地了。那个时候来重庆只是吃,然后拍戏,就是逛街也就到解放碑。但是我觉得重庆现在有很多可以去的地方,上上下下的,让你觉得很新奇。
10月22日,冯远征携话剧《正红旗下》来到重庆参与第十八届文华奖的角逐。这也是他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后策划、执导的首部大戏。
重庆广电第1眼TV 曹榆:这是您担任院长以来的第一部大戏,您给《正红旗下》的表现打多少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冯远征:我觉得艺无止境吧。一个文艺作品,它是不是能够成功,不在于一时,应该在于它是否能演得长久。曹禺先生的《雷雨》,我们到去年演了70年。1958年的《茶馆》到现在我们还在演。2023年初演《正红旗下》,今天再看跟第一次演出已经不一样了。所有人都成长了,哪怕是濮存昕老师的“老舍”,他也在成长。所以我不想给它打分,我想告诉你,它是目前来说北京人艺新京味话剧的一个代表。
重庆广电第1眼TV 曹榆:它是老舍先生的未竟之作、它是一部经典之作,它如何去跟当下的90后、00后进行共鸣?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冯远征:首先,守正。就是说,首先它是“京”,就是北京人艺擅长演的京味戏。我们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我们坚持塑造人物的创作。创新其实一个是从思维上,我们在舞美设计上做了一个创新。京味戏绝大部分一开幕,就是一个四合院。这次我们设计了大大小小的屋顶,然后当人们穿行在这屋顶里,就像走在北京的胡同里。很多北京人艺的老观众说,说北京人艺的戏,京味戏变了。我们可以利用北京的元素,让观众充满了想象力。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始建于1952年6月,首任院长为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在长达70年的发展中,北京人艺形成了鲜明的演剧风格,创建了著名的“北京人艺演剧学派”。2022年,冯远征成为北京人艺建院以来首位演员出身的院长。
重庆广电第1眼TV 曹榆:北京人艺被很多人称为青年话剧演员心中的天堂。您觉得一个好的演员和您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冯远征:我想说,北京人艺其实不难进。我们都考什么?声、台、形、表,艺考的时候考什么,北京人艺就考什么。其实难在标准。北京人艺有北京人艺的标准。我们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不戴麦克风的话剧院。你必须把台词说清楚,你必须在没有麦克风的情况下,能够在1000人的场子里头、剧场里头,能够把声音和台词传递到每一个观众的耳朵里,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重庆广电第1眼TV 曹榆:会有一种人艺需要的气质吗?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冯远征:我们有很多经典剧目,必须去找到他的扮演者。比方说我们《茶馆》中有一个角色叫黄胖子,你必须找一个胖子。但是现在艺术院校招的学生,都是帅小伙,很少有胖子,身高都在一米八五左右。但是戏剧舞台上一定要有高、矮、胖、瘦,生、旦、净、丑都得有的。那对于表演的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看他是不是可造之才。可能有的演员很会演戏,但可能养成了一身毛病。
重庆广电第1眼TV 曹榆:常见的毛病是什么呢?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冯远征:假,不真诚。有这样的学生,也能叉着腰在那骂街,但是你总感觉到他不动心,这是最大的问题。所以其实在某些时候,可能你没有那么会演戏,但你很真诚。还有就看眼睛,有追求的小孩眼睛都带光。
重庆广电第1眼TV 曹榆:要求在修“功”的时候一定要去修“内”吗?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冯远征:修炼内功有一种就是说生活,观察生活。比方说,我在2014年演过一个电视剧叫《老农民》,我就演一个农民,所有的农活我都会,连插秧、割稻子、种菜、种蔬菜,我全会。其实这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农民的文化在于不是说看多少字儿,是看天。我那会儿就是一看天,我就知道几点了。看书一定是要积累文化的,但是生活也是一种文化。你再会运用技术演戏,你没有舞台上或者是镜头前的真听真看真感受,你的眼睛是会告诉观众的,真诚不真诚。
从《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安嘉和,到《老农民》里扎根土地的陈天亮,冯远征凭借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影视角色走进公众视野。然而于他而言,话剧舞台才是他内心真正的归属。
重庆广电第1眼TV 曹榆:很多青年演员会说自己没有戏可演、没有剧可上。您想对这一部分演员给他们什么建议?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冯远征:你要想,它(话剧)在你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说是你拿它做事业,还是拿它做饭碗。生存还是毁灭?其实如果特别直白的话,就是干还是不干?这是个问题。我对所有的演员说,你们心中一定要有选择。今天可能对于名利双收不可能了,你是干这个的,你享受它的红利的同时,你必须付出。
2022年,演员冯远征变身院长冯远征,成为那个托举后浪的人。2024年,北京人艺共上演35部剧目,完成509场演出,开创“顶格状态”。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冯远征:我们需要面对现实。尽快地让我们的年轻一代成长起来,所以这也是北京人艺当下最重中之重的一个工作。让年轻人站在舞台上,让观众能够喜欢他们、热爱他们,让他们能够在北京人艺的后头的10年和20年擎起人艺这面大旗,这是我们当下的首要任务之一。
重庆广电第1眼TV 曹榆:未来,会跟重庆在戏剧教育、戏剧交流方面还会有哪些合作?您有什么样的展望和期待?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冯远征:首先我期待就是,如果说重庆这方面一些艺术院校需要人艺,需要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我们的表演方式的话,我愿意派老师来,我也愿意并希望他们能够到北京人艺去学习。还有一个就是,我也希望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多来重庆演出。因为重庆的观众很热情,重庆人很好客。无论是来演出或者能够跟重庆这方面做艺术教育方面的拓展,我也觉得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