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跨越280年,一部廉洁文化题材话剧缘何引起当代干部群众共鸣?

更新时间:2025-11-14 04:23  浏览量:2

新华社济南11月13日电(记者王志)11日至12日,由山东省潍坊市纪委监委联合中国保利集团纪委共同打造的廉洁文化题材话剧《枝叶关情·郑板桥》,在潍坊大剧院连续演出两场,每场演出都吸引1000多名干部群众前来观看,剧中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清廉为民故事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图为《枝叶关情·郑板桥》演出场景。新华社记者 王志 摄

跨越280年,一部廉洁文化题材话剧缘何引起当代干部群众共鸣?280年前,清代廉吏郑板桥在潍县(今属潍坊)赈灾济民、治理有方,留下“七载春风”美名;280年后,这部《枝叶关情·郑板桥》话剧再现了这位“父母官”清廉担当的精神风骨。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我国古代清官廉吏的代表性人物,郑板桥一生为官12年,其中7年在潍县。期间,他赈灾济民、重视农桑,案无留牍、室无贿赂,深得百姓拥戴。直到今天,他留下的许多故事仍在潍坊坊间传颂。

潍坊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刘冰说,潍坊市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创作廉洁文化作品。郑板桥“七载春风”为潍县,为话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滋养。这部话剧运用“名言、方言、寓言”,把郑板桥担当为民的可敬、辞官归乡的可惜、淡泊名利的可鉴,用戏剧化方式展现,让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感悟廉洁、见贤思齐,共同弘扬崇廉尚洁的时代新风。

据了解,《枝叶关情·郑板桥》聚焦郑板桥在潍县的7年为官生涯,通过倒叙方式,将开仓放粮、以工代赈、疏浚河道等历史事件有机串联,展现了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担当,立体刻画了一代先贤的清廉底色。

记者在剧中看到,唯美的水墨、青砖勾勒出清代潍县的市井风貌,精致的竹画、风筝将“竹之坚韧”的主题具象化。剧中还巧妙融入“一枝一叶总关情”“咬定青山不放松”等经典诗句,深化了为民初心主题。

这部承古开今、寓教于艺的话剧,让台下的干部群众在艺术欣赏中感受清廉、体悟担当。“与听廉政课、看廉洁教育展等传统形式相比,话剧的表现形式令人耳目一新。郑板桥一心为民的情怀深深打动了我,让我对清廉为民的责任担当认识更加入脑入心。”潍坊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青年干部席昕瑜说。

剧中郑板桥与同僚交锋时的机智调侃,让严肃的历史题材和廉洁文化主题避免了说教感。潍坊市纪检监察巡察综合保障中心副主任李晶说,从郑板桥架起朝天锅让灾民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肉汤,到他不媚权贵、“宁舍乌纱,不舍民心”的抉择,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体现了一代先贤的情怀与意志。

刘冰表示,这部话剧深入刻画了一位融赤子之心、铮铮傲骨的廉吏形象,引发观众共情与共鸣,充分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同时,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抽象的廉洁理念转化为具象的人物故事,让廉洁文化从文字走向舞台,起到了“以文化人、以廉润心”的教育效果。

除在潍坊演出外,《枝叶关情·郑板桥》将陆续在烟台、淄博、济南等城市巡演。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