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话剧、科技秀、微宣讲……一堂别样思政课激发青年“踏浪新质潮”
更新时间:2025-11-23 19:31 浏览量:1
新华社天津11月23日电(记者宋瑞)日前,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青春华章·踏浪新质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引发了广大青年的共鸣与思考。
“父亲一生基于国家需要做出三次重大选择。”于敏之子于辛深情讲述时,台下青年学子聆听得格外专注。
于辛认为,“两弹一星”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够激励新一代科研工作者勇闯科技前沿,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在科技革命浪潮中奋勇争先。
这种精神的传递,点燃了在场学子的科研热情。天津大学医学院学生赵若言难掩激动:“这堂课让我深受震撼。我将在医工交叉领域不断求索,在打破认知壁垒中拥抱新知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11月21日,“青春华章·踏浪新质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举办。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新质生产力不再是传统的要素叠加,而是由科学突破、技术裂变、要素重构与产业跃迁共同催生的新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的解读,为青年学子打开了通向未来的视野。
展望未来,龚克描绘了令人振奋的发展图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蓬勃发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将蓄势待发;更具全球影响力的教育中心、科学中心、人才中心将加速崛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院长张翼说:“新质生产力最大的特点是创新,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它既包括理工科的科学、技术和业态创新,也包括文科的文化制度、管理和制度创新。”
张翼认为,青年一代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能够将科技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我国迈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征程中,青年肩负着继往开来的时代使命。
“要主动地‘与潮共生’,自觉将个人价值实现融入国家发展与世界进步的大潮。”龚克对青年学子寄予厚望,期待他们具备过硬的实践本领、扎实的知识根基、深厚的科学素养、博大的人文关怀、明睿的审辩思维、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自觉的社会担当。
11月21日,在“青春华章·踏浪新质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对青年学子寄予期待。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科技元素的融入让思政课堂焕发新的活力。天津大学脑机接口团队“意念操控”无人机过障碍飞行,伽利略机器狗站立互动、稳健跳跃,帕西尼灵巧手毫秒级“复刻”各种手势……一场创意科技秀让青年学子直观感受到“在天津看见未来”的智造活力。
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有“未来职业”时装秀的创意呈现。“智能启蒙师”为AI构建伦理底线,“极地守护者”用纳米智能材料构筑生态防护网,“空天地组网设计师”架构立体通信网络……身着概念服装的大学生模特,用生动的形式展现了未来职业的无限可能。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李青青感叹,这些前沿科技展示让她真切体会到科技创新对提升生活品质的作用,也对青年一代的创造潜力充满信心和期待。
天津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刘琪深受启发:“这些鲜活案例极具感染力与说服力,让这堂思政课如此生动有趣。未来,我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站在时代潮头,成为一朵朵奔涌的浪花——记者在现场感受到,深受鼓舞的青年目光坚定,他们将把这份感悟转化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实践力量,在发展的征程上,用奋斗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答卷。
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由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教委、天津市科技局联合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