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原创话剧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上演
更新时间:2025-11-24 13:49 浏览量:1
本报讯(记者彭未风 通讯员赵征)11月23日,天津医科大学原创话剧《医之大者朱宪彝》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实验剧场上演。该剧目全部演员均为天津医科大学在读学生,通过真实性还原、艺术化表达、本土式演绎,还原了医学先驱朱宪彝心怀家国、德高医粹的大医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朱宪彝是中国内分泌学家、教育家,被称为“当代钙磷代谢知识之父”。 他创建全国解放后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天津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前身),并担任院长32年。他是我国临床内分泌学的奠基人之一,创建了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在甲状腺疾病、氟骨症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他推动“食盐加碘”成为国策,守护亿万百姓健康。临终前,他留下遗嘱:献出全部存款,献出全部藏书,献出自己居住的住宅楼,献出遗体供教学解剖用。朱宪彝德高医粹、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白衣天使和社会各界人士。
《医之大者朱宪彝》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以“师生演校友、学弟演学长”的方式,组织师生创排以著名科学家、杰出科技工作者为主题的舞台剧,用艺术形式讲好科学家故事。
原创话剧《医之大者朱宪彝》以实习医生李俊峰参观朱宪彝纪念馆为缘起,采用“现实与回忆交织”的方式,通过学生视角,重现朱宪彝传奇而辉煌的一生。剧目共包含四个篇章,动情讲述了朱宪彝走上学医之路、以医报国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面临资金短缺、师资紧张等难题的情况下,朱宪彝筹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天津医学院,并在全国率先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实践,为国家培育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探索。
演出结束后,剧场内掌声雷动。观众们纷纷表示,朱宪彝的故事令人动容,他们对“医者仁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次公演是天津医科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以艺术形式传承“德高医粹”精神,将“医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信念薪火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