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扮演玉帝后,被印在冥币上,王卫国:我都不知道该和谁打官司
更新时间:2025-11-25 15:52 浏览量:1
1978年的北京地安门商场,一个卖副食的年轻售货员正在柜台后忙碌,他叫王卫国,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和表演艺术产生交集。[熊吉]
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老师腾延来商场购物,无意间注意到了这个有着出众形象和气质的售货员,腾延跟他聊了起来,鼓励他去试试中戏的考试,王卫国当时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腾延老师的话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
那年冬天,王卫国真的走进了中戏的考场,他还记得初试时自己紧张得手心冒汗,但站在评委面前时,多年在商场与顾客打交道练就的从容帮了他,复试、三试,他一路过关,最终拿到了录取通知书,拿着那张通知书,他在商场的柜台后站了很久,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
中戏四年,王卫国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表演的养分,1982年毕业后,他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从此真正踏入了演员这个行当。
话剧舞台是残酷的,没有镜头特写,没有后期剪辑,一个眼神不到位、一句台词不准确,台下的观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王卫国就是在这样的舞台上一点点磨出来的。
1997年他在《钦差大臣》中饰演市长,那个角色要求他表现出官僚的虚伪、贪婪和荒诞,他每天琢磨人物的走路姿态、说话语气,连眼神的飘忽都要精确到秒,演出当晚,当他说出最后一句台词时,剧场里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之后是《萨勒姆的女巫》,他凭借这部戏获得了上海白玉兰国际表演艺术奖,再后来又是中国话剧金狮奖,话剧圈里的人都知道,能拿到这三个奖项的演员屈指可数。
真正让王卫国走进千家万户的,是电视剧1994年版《三国演义》里,他演张辽,那个骁勇善战的曹魏名将,1998年版《水浒传》里,他演卢俊义,那个武艺高强的“玉麒麟”,这两个角色让观众记住了他。
2000年《西游记续集》找到他,希望他饰演玉皇大帝,王卫国接下了这个角色,还同时饰演了白象精,他给玉帝设计的形象是威严中带着慈和,既有神界至尊的不怒自威,又有看透世事的淡然,这个形象播出后,观众反响特别好。
2005年的《宝莲灯》、2009年的《宝莲灯前传》,制片方都指名要他来演玉帝,渐渐地,观众一看到玉皇大帝的镜头,就能认出那是王卫国,他成了神话剧里的“固定班底”。
王卫国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在殡仪馆看到了印有他头像的冥币,他起初以为朋友在开玩笑,直到朋友把照片发给他,那确实是他在《西游记续集》中的剧照,被印在了面值巨大的冥币上。
王卫国当时的心情很复杂,这不仅仅是被盗用肖像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还活着的人,自己的形象出现在这种地方,总让人觉得不太舒服。
他开始着手维权,先是找律师咨询,律师告诉他这涉及肖像权侵权,可以起诉,但问题是,这些冥币到底是谁生产的?市场上流通的冥币来源复杂,有些是小作坊生产,有些是无证经营,根本找不到源头。
他也试过联系一些生产厂家,对方要么推说不知情,要么干脆不回应,折腾了几个月,王卫国最终选择了放弃,不是因为认同这种侵权行为,而是现实让他无力继续,那段时间,他见人就有点尴尬,总觉得别人看他的眼神怪怪的。
王卫国没有因为这件事放弃他热爱的表演事业,他继续在话剧舞台上耕耘,《死无葬身之地》《基督山伯爵》,一部接一部。
从地安门商场的柜台到话剧舞台,从话剧舞台到影视屏幕,王卫国走过的路确实不平坦,那个被老师在商场里发现的年轻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选择。
王卫国老师这位“玉帝专业户”的故事,在网友中间可真是炸开了锅。
“王老师这是直接当上了‘天地银行行长’,成了阴阳两界通吃的男人!”
“这下好了,每逢清明中元,家家户户都得给王老师‘上贡’,想不火遍三界都难啊!”
“建议王老师开通天地银行官方账号,说不定还能收点‘版权费’呢!”
“笑完之后仔细一想,这明显是侵犯肖像权啊,王老师心里得多别扭。”
“能把一个角色演到让全中国老百姓都觉得‘本应如此’,甚至被印上冥币,这得是多大的认可度啊!”
“这说明王老师演的玉帝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是老百姓心里真正的玉帝形象。”
“其实不止王老师,好像演观音菩萨的左大玢老师、演关公的陆树铭老师,他们的形象也经常被用在各种民间祭祀场所或物品上…”
你特别欣赏的某位演员,其经典角色形象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商用,你觉得怎样处理比较合适?评论区分享你的真实想法!
信源:搜狗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