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荀学”学科呼之欲出 “北戏”研讨荀派戏剧观

更新时间:2025-11-26 09:27  浏览量:3

“纪念荀慧生诞辰125周年研讨会”近日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举行,活动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市艺术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全国艺术研究机构、戏曲院校、京剧院团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表演艺术家齐聚一堂,围绕京剧荀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缅怀荀慧生先生的艺术成就与精神风范。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蕾在致辞中表示,荀慧生先生作为北京市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60载艺术生涯中创排新戏90余出,他的表演理论至今仍是戏曲艺术的宝贵财富。北戏作为承载荀派艺术传承使命的院校,此次举办研讨会旨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深挖荀派艺术的美学价值与时代意义。

研讨环节,专家学者从理论研究、戏曲教育、戏曲表演等多维度聚焦荀派艺术的核心价值与传承路径。在理论研究领域,多位学者从不同视角挖掘荀派艺术的深厚内涵与时代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谢雍君以“荀慧生京剧表演理论的生成与价值”为题,系统阐释“演人不演行”“三分生”等核心理论内涵,指出其突破传统京剧“重行当轻人物”局限,程式化与生活化融合的创新精神对当代戏曲表演仍具指导意义。北京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张燕鹰则从剧目建设角度,梳理了荀慧生先生作为研究所首任所长的履职贡献,阐述了他主持编纂《京剧汇编》等工作时“修旧如旧、兼容并蓄”的理念,其留下的宝贵文献为京剧剧目传承奠定了重要基础。天津市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夏冬从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小白玉霜的表演中,挖掘荀派艺术跨剧种的深远影响。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师阳提出荀慧生的“平民戏剧观”,认为其聚焦小人物、融合生活化与程式化表演的特质,对当代戏曲题材选择、表演形式及传播方式均有重要启示。北戏副院长许翠则从美学维度总结荀派艺术“歌舞装饰、情之所至、意在传神”的核心追求。

戏曲教育是荀派艺术传承的关键支撑,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舒桐从跨行当传承视角,呼吁重视荀派艺术人才梯队建设,着力培养拔尖人才。北戏原副院长李连仲结合与孙毓敏先生的合作经历,提出建立“荀学”学科的构想,呼吁系统研究荀派艺术的“史、艺、戏、论”体系。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李铭也聚焦戏曲教育,强调师资、生源、教学计划的重要性,并建议学生多学多练多演多看,博采众长,夯实荀派艺术传承的人才根基。

最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黄珊珊总结道:荀慧生先生的艺术精神与北戏“教学、演出、创研、服务、传承”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契合,北戏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学术研究、剧目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扛起荀派艺术传承的使命担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张丽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