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摇曳的秋千》合肥上演 主创:摒弃套路化剧情,展现“两弹一星”背后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11-26 12:50 浏览量:4
大皖新闻讯“小姑娘,荡秋千,一荡荡到云里边……” 大幕拉开,舞台上摇曳的秋千、朗朗的童谣声牵引着观众的思绪,带领观众走进一段星火燎原的奋斗岁月。11月25日,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话剧《摇曳的秋千》在合肥包河凤凰剧院上演。大皖新闻记者面对面专访了该剧编剧、导演与两位主演,听他们讲述“两弹一星”背后的故事。
《摇曳的秋千》剧照。
编剧:剧本写了18天,但修改了6个多月
南京市话剧团原创大戏《摇曳的秋千》剧情横跨上世纪40年代至21世纪初。男主角丁汝成从赴美留学的热血青年成长为隐姓埋名的科研先锋,而女主角冯玉梅则从忍辱负重的童养媳蜕变成无私奉献的中国女性。90分钟里浓缩一代人的命运沉浮,历史与现实在舞台上交织碰撞。
谈及剧本创作,国家一级编剧陈学超坦言,初稿只写了18天,但修改了6个多月,“因为文学作品搬上舞台演绎,要实现可演、可看、可听见、可落地,让剧情真实可感。”
陈学超说,好在与导演李珺非常有默契,“我们知道彼此想要什么,整个排演的过程很顺畅。”
编剧陈学超(左)和导演李珺。
导演:巧妙运用灯光舞美实现年龄跨度转场
“剧中念童谣的声音是我女儿录制的,孩子的天真烂漫和秋千的摇曳、时局的动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国家一级导演李珺告诉大皖新闻新闻记者,《摇曳的秋千》力求用极简舞台构筑情感宇宙,“倾斜的巨型秋千贯穿了整部剧,既是童年回忆的载体,更是时代命运的象征。剧中人物从年轻到年老的转场过渡,我们都是通过灯光、舞美、音响等一些细节实现的,很巧妙。”
不同于以往对于“两弹一星”科学家们的直白歌颂,该剧从家庭矛盾切入时代命运,“既有大漠胡杨下的科研壮举,也在柴米油盐中诉说人间大爱。”
李珺说,《摇曳的秋千》摒弃了程式化、套路化的剧情,从一个更贴近观众的视角展现科学家们可歌可泣的“背后的故事”,“另辟蹊径,让观众感到更加亲切,引发更深层的共鸣,传递真实动人的情感。”
《摇曳的秋千》剧照。
主演:塑造最质朴的情感,相信观众能共情
“冯玉梅的经历比较特殊,她曾经是个童养媳,为丁汝成、为丁家承受了很多家庭的重担。其实我们也会担心年轻观众不能理解她的选择和行为,但实际上,她骨子里的善良和孝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令人动容。”采访中,饰演冯玉梅的青年话剧演员李倩感触颇深,“我们在塑造人物时回归最质朴、最真实的情感,正是这种‘返璞归真’,相信观众看完后也能共情。”
饰演丁汝成的青年话剧演员许源说,丁汝成身上有老一辈科学家的缩影——“隐秘而伟大”,“我们想通过这部剧,告诉现在的年轻人,老一辈科学家们都经历过什么,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
“希望大家能喜欢《摇曳的秋千》,明年1月南京市话剧团原创作品《父母爱情》将再次来到合肥与观众们见面。”李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