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丨第十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5月13日至17日在临沧举办
更新时间:2025-04-28 22:20 浏览量:2
4月28日下午,第十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新闻发布会在云南海埂会堂召开,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第十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
将于2025年5月13日至17日在临沧市举办
举办第十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的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不断丰富基层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展示我省残疾人文化艺术成果,为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选送更多的精品节目,第十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将由省残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电局、临沧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于5月13日至17日在“世界佤乡”临沧举行。这是全省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场盛会。届时,将有来自全省16个州(市)代表队的近千名残疾人演员、编创人员、工作人员齐聚于此,用精彩的表演展现新时代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艺术文化盛宴。
通过艺术汇演这个平台,残疾人朋友能够用艺术的形式,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艺术汇演让更多人看到残疾人群体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成就,感受他们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本届艺术汇演全面呈现党的二十大以来云南残疾人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将通过声乐、器乐、舞蹈、戏曲等四大类艺术形式,用艺术语言生动讲述“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云南残疾人故事,为“十四五”的圆满收官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届残疾人艺术汇演的主要特点
云南是一片多元文化交融的热土,25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艺术瑰宝,本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将以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为契机,集中展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巧妙融入木鼓舞、葫芦丝等非遗元素,把民族文化与特殊艺术进行完美融合,让观众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残疾人艺术的无限潜力。
本届艺术汇演的主要特点,可以用三组关键词概括:
“民族与共融”:云南多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将在汇演中充分展现。参演节目中,既有彝族、白族、傣族等民族的传统歌舞创新演绎,也有残疾人艺术家将非遗技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作品,体现了民族文化与残疾人艺术的深度融合。
“创新与突破”:全省16个州(市)精心选送了70多个节目,涵盖声乐、舞蹈、器乐、戏曲、非遗技艺等多种形式。其中,超74%的节目为原创作品,展现了残疾人群体非凡的艺术创造力。
“温暖与联动”:活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纳入云南省“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重点文化项目。同时,多家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积极参与,为残疾人艺术家提供培训、参演、就业等全方位支持。
为确保艺术汇演的顺利举行,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协同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电局及时部署、通力协作。同时,中国狮子联会云南代表处、云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积极助力,协同临沧市人民政府,按照职能职责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成立组委会,组建工作专班,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责任,把握时间节点,积极抓好筹备。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以艺术汇演为契机,切实推动云南残疾人文化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我省将以贯彻落实《云南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为契机,协调各方资源,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组织开展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残疾人文化周”“书香云南”等活动,持续推进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和特殊艺术人才基地建设,保障残疾人平等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权益,推动全省残疾人文化供给水平和文化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第十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不仅是一场残疾人的艺术盛会,更是云南省深化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起点。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民族团结,夯实基层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根基,大力培育特殊艺术人才,丰富广大残疾人的文化生活,不断加大我省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激发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热情,鼓励广大残疾人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不断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团结引导残疾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让特殊艺术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奋力书写新时代云南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新篇章。
第十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
为何在临沧举办
一起来看
恒春临沧,是文艺汇演理想之地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9.5万人,边境线长290多公里,北回归线穿境而过,年平均气温18.8℃,森林覆盖率57.83%,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为每立方厘米3000个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独特气候,为特殊艺术群体打造了天然的疗愈空间。临沧,不仅孕育出了享誉世界的“滇红茶”与“冰岛茶”,更催生了临沧坚果、咖啡、中药材等多种高优农特产品。作为中国连接印度洋最近的陆路通道,临沧凭借其独特的地缘优势与多元的民族文化底蕴,正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为艺术交流构筑起天然桥梁,让艺术表达跨越国界与残障的藩篱,为残疾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是全省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残疾人文艺盛会,不仅是特殊艺术成就的集中呈现,更是生命活力与艺术魅力深度融合的鲜活展现。第十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在临沧举办,将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在“恒春之都”舒展生命的张力,展示艺术才华,让更多的观众朋友在“恒春临沧”见证残疾人艺术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临沧经验,夯实艺术汇演坚实保障
近年来,临沧市相继成功举办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云南省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五届特奥会、云南省第六届群众文化“彩云奖”评奖及展演等系列活动,不仅提升了临沧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还大大改善了演出场地、交通食宿、服务保障等办“汇”的基础条件,为举办好本次文艺汇演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文艺汇演,是一次凝聚爱心、传递温暖的重要机遇,临沧将在汲取以往活动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残疾人艺术汇演的特点,精心做好演出场馆、酒店、机场、车站等地的无障碍设施改造和餐饮、医疗、交通出行等方面的服务保障,确保每一位残疾人朋友都能在安全、舒适、放心的环境中全方位展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和在艺术领域的不懈追求与卓越成就,让社会各界见证残疾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感受残疾人朋友坚韧的意志和生命的无限潜能,营造出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临沧行动,护航精彩汇演圆满呈现
承办好残疾人艺术汇演,既是临沧的挑战也是临沧的机遇,在筹备第十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的同时,临沧同步筹备了云南省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暨2025年云南省残疾人文化周活动。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规模大、规格高,既是临沧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大事、要事、好事,也是对外宣传和展示临沧人文关怀与社会文明、多元文化魅力与城市开放活力的良好机会。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简约、精彩、高效”的原则,秉承节俭办“汇”理念,紧盯设施一流、环境一流、组织一流、服务一流和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实效的目标,用“临沧担当、临沧效率、临沧服务”做好汇演各项筹备工作。
目前,在省残联等省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第十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场馆、住宿、餐饮、卫生、安全、无障碍改造等汇演保障工作已经基本就绪,已完成志愿者招募工作,其他各项筹备工作正在全面完善。
下步工作中,临沧市将统筹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做好艺术汇演各项筹备工作,努力为大家呈现一场高规格、高水准、大众参与、人民满意、圆满精彩的艺术盛宴。
记者:目前临沧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通过承办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临沧将如何借此延续活动影响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临沧市残疾人联合会:
目前,临沧市有持证残疾人7.9万人。中国残联、省残联八代会召开以来,在临沧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残联的指导帮助下,临沧残疾人事业发展向上向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4671名残疾人纳入特困供养,2.7万残疾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3.1万困难残疾人领取生活补贴,3.6万重度残疾人得到护理补贴,4466名残疾人享受居家托养服务;新增残疾人就业1436人,探索出“非遗+”残疾人就业创业新模式;1159人次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5%以上;2768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享受居家无障碍改造;扶残助残社会氛围日益浓厚,优秀残疾人典型不断涌现,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第十届云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落地临沧,将为临沧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下步,临沧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扩大活动影响力,加快推动临沧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首先,此次艺术汇演,是促进各州(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经验共享、学习交流的平台,临沧市将学习借鉴各兄弟州(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取长补短,开拓创新,把先进理念转化为务实举措,推动临沧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其次,临沧将充分发挥临沧市2个“云南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在深化艺术教育与人才挖掘方面下功夫。结合临沧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持续培育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残疾人艺术人才,传承临沧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特殊艺术的创新融合,让特殊艺术成为展现临沧人文温度的名片。
最后,临沧将抓住机遇,持续加大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宣传力度,讲好临沧残疾人的榜样故事,展现临沧残疾人风采,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借助宣传效用和社会效应的感召,撬动各类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扶残助残,积极营造全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