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宝藏演出!郎朗,以及……
更新时间:2025-04-30 16:35 浏览量:3
管弦声声,生生不息。5月,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与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将迎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数场精彩演出——既有圆号重奏组的嘹亮激昂,也有室内乐的清雅婉约;既有交响乐的恢弘磅礴,亦有琴键黑白交织的古典韵律。
纪念音乐巨匠肖斯塔科维奇
2025年,恰逢肖斯塔科维奇逝世50周年。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以专场音乐会的形式,致敬这位伟大的作曲家。
5月9日至10日,指挥家张弦将携手小提琴家宁峰,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分别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和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举办两场主题为“多面肖像”的音乐会。
正如“多面肖像”之名,两场演出中,宁峰将分别演绎肖斯塔科维奇的《升c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和《a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这两首经典曲目,均是作曲家题献给挚友奥伊斯特拉赫的作品。其中,《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创作完成后,于1955年首演。这部协奏曲突破传统,采用“慢-快-慢-快”的四乐章结构,有别于常见的“快-慢-快”三乐章模式。其创作深受巴洛克音乐形式影响,第一乐章“夜曲”以小提琴独奏开启忧郁沉思的独白,乐队以深沉音色烘托;第二乐章“谐谑曲”充满近乎狂热的舞蹈节奏,并首次引入“D-E♭-C-B”的肖斯塔科维奇音乐签名;第三乐章“帕萨卡利亚”尽显巴洛克主题与变奏的鲜明风格;第四乐章“幽默曲”(burlesca)则蕴含黑色幽默意味。《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升c小调对小提琴演奏而言极具挑战,演奏者需具备精湛技巧与深厚修养,才能精准把控音准、完美诠释音色。肖斯塔科维奇选择此调性,既是对演奏者的考验,也赋予作品独特的情感深度与色彩。此外,这两场音乐会还将上演由张弦执棒的《d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又名“革命交响曲”。此曲创作于1937年,同年11月在列宁格勒首演。其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因具有“贝多芬的精神”,常被与《命运交响曲》相媲美,也被誉为“新贝多芬风格”的交响曲。
5月16日至17日,指挥家劳伦斯・福斯特、大提琴家陈亦柏将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带来肖斯塔科维奇与舒曼音乐会。5月16日,陈亦柏将领衔演绎肖斯塔科维奇《降E大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创作于1959年,同年10月4日由罗斯托波维奇首演,穆拉文斯基担任指挥。该协奏曲共四个乐章,其中第三乐章为独奏大提琴的装饰奏乐章,别具一格。据作曲家自述,创作此曲的灵感源于第一次聆听普罗科菲夫的交响协奏曲,激发了他在此领域的创作欲望。大提琴家陈亦柏曾于2022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伊丽莎王后王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亚军,他使用的是一把约1780-1800年间制作的约瑟夫・瓜达尼尼大提琴。5月16日,他还将带来肖斯塔科维奇的《G大调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这部晚期作品充满悲剧色彩,深刻表达了“回顾人生,依恋尘世而又不得不面对彼岸”的复杂心境。
交响传韵法兰西光影
5月15日至16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以室内乐形式,呈现德彪西、伯纳德・安德烈斯、若利韦、圣-桑、福雷五位作曲家的经典之作,并以悠扬的竖琴为特色。音乐会开场曲是德彪西的《芦笛》,由长笛演奏家向一演绎。德彪西的《长笛、中提琴与竖琴奏鸣曲》,将由竖琴演奏家亚历山德拉・蒂霍诺娃、中提琴演奏家庄然、长笛演奏家向一共同呈现,带来空灵美妙的琴音。随后,当代作曲家伯纳德・安德烈斯的《前廊》也将精彩上演,同样运用长笛与竖琴两件乐器。音乐会下半场,亚历山德拉・蒂霍诺娃、向一与大管演奏家谢圣娴还将带来德彪西的《阿拉伯风格曲》、若利韦的《田园曲》、福雷的《A大调幻想曲》等作品。
5月23日至28日,国家大剧院携手钢琴家郎朗开启“2025国家大剧院·郎朗艺术周”。23日、25日两天,在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郎朗将与吕嘉执棒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奏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圣-桑《g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两部作品以同调性并置,展现两位法国浪漫派作曲家的创作关联。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创作于1931年,为其第二次美国之行而作,是他晚期音乐风格的典型代表。拉威尔曾表示,这“是一首按莫扎特或圣-桑的精神写成的协奏曲”,这部作品明快辉煌,更似印象片段,与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围绕问题与冲突的风格截然不同。圣-桑的《g小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则是他汲取灵感、致敬经典的融合之作:开篇致敬巴赫,第二乐章谐谑曲带有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的韵味,炫技性的终曲融合了巴赫与李斯特的风格,管风琴般的磅礴气势与经典法式的精致优雅,在其中完美呈现。
金色号角奏响初夏乐章
圆号,源于古代狩猎号角,历经岁月沉淀,已成为现代交响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乐器。其音色圆润柔和、饱满醇厚,既能吹奏出温暖亲切的音调,令人心生惬意;又能展现辉煌壮丽的音响,为乐队增添光彩。众多作曲家对圆号青睐有加,创作了大量经典作品,使其在音乐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5月2日,在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奏家们将与中国圆号重奏团共同奏响“扬声十夏”主题音乐会。今年是中国圆号重奏团成立十周年,这支2015年由中央音乐学院圆号教师满燚发起的重奏团,演出风格多元,涵盖古典、浪漫、爵士、探戈、电影音乐等领域。本场音乐会将演奏理查・施特劳斯、小约翰・施特劳斯、马斯卡尼、普契尼等西方古典名篇,何占豪、陈钢谱写的经典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经阿尔瓦罗・阿图涅多改编为“幻想曲”后,也将由圆号演奏家们精彩呈现。
其中,理查・施特劳斯的《维也纳爱乐的号角》将由中国圆号重奏团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圆号声部联袂演绎,卡尔・斯蒂夫勒改编的瓦格纳《罗恩格林幻想曲》则由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圆号声部担纲演出。为展现中国新生代圆号演奏的青春活力,中国青少年圆号重奏团将在指挥韩小光的带领下,演奏傅后铭的《号角齐鸣》以及韦伯作曲、马蒂亚斯・普夫劳姆改编的《魔弹射手》序曲。此外,音乐会还将聚焦歌剧经典,以圆号雄浑激昂的乐声,重现歌剧《乡村骑士》《玛侬・莱斯科》中的动人旋律。
谷宇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