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北京人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歌剧话剧

北京人艺青年演员挑大梁!《哈姆雷特》实验版口碑爆棚

更新时间:2025-05-02 09:20  浏览量:6

## 当北京人艺的"90后"遇上莎翁:一场跨越400年的青春对话


北京人艺《哈姆雷特》澳门首演成功!


北京人艺实验剧场里,一束冷光打在青年演员王俊淇的脸上,他饰演的哈姆雷特正念出那句经典的"生存还是毁灭"。令人惊讶的是,这位1995年出生的演员没有采用传统的悲怆语调,而是用近乎呢喃的方式,将这句台词化作当代年轻人的内心独白。这种大胆诠释,恰恰构成了这场实验版《哈姆雷特》最动人的风景——当中国最顶尖剧院的青年演员遇上莎士比亚的永恒经典,碰撞出的不仅是艺术火花,更是一场跨越四百年的青春对话。


北京人艺版的《哈姆雷特》,都是实力派,值得一看


在多数人印象中,北京人艺是《茶馆》里悠长的京味儿,是《雷雨》中厚重的家族叙事,是濮存昕、杨立新等表演艺术家塑造的戏剧丰碑。正因如此,当人艺宣布由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演员担纲《哈姆雷特》时,业界曾泛起疑虑:这些"孩子们"能驾驭莎剧的深邃吗?事实证明,青年演员们用极具现代感的肢体语言、富有张力的台词处理,让这部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焕发出惊人的当代性。饰演奥菲莉亚的李越在疯癫场景中,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版本,而是融入了中国戏曲的身段,将角色的崩溃表现得既凄美又震撼。


这版《哈姆雷特》的实验性不仅体现在演员阵容上。导演韩清大胆解构了原著文本,将故事放置在虚拟的未来时空,舞台上悬浮的金属框架与全息投影技术,构建出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艾尔西诺城堡。更引人深思的是对"复仇"主题的当代诠释——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再只是性格悲剧,更成为数字时代年轻人面对信息爆炸时的选择困境。当主人公对着智能手机摄像头独白"存在还是不存在"时,台下不少年轻观众会心一笑,这种共鸣恰恰证明了经典的永恒魅力。


在流量至上的演艺生态中,北京人艺坚持让青年演员"啃硬骨头"的做法尤为可贵。据悉,剧组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剧本围读,演员们不仅要研读多个译本,还需学习欧洲宫廷礼仪和击剑技巧。这种严谨态度与实验精神并重的创作方式,让青年演员在传承人艺"戏比天大"传统的同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路径。饰演克劳狄斯的孙翌琳说:"我们不是在复制经典,而是在与莎士比亚进行一场平等对话。"


观众的反馈印证了这种艺术探索的成功。散场后,社交媒体上掀起讨论热潮,有戏剧学者称赞这是"最具思辨性的哈姆雷特",也有普通观众感叹"终于看懂了这部名著"。更令人振奋的是,剧场里出现了大量年轻面孔,他们举着人艺文创的帆布包排队盖章,这种文化消费新现象,预示着经典话剧正在赢得新一代受众。


站在北京人艺7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这版《哈姆雷特》或许正在书写新的传统。它证明青年演员不仅能挑大梁,更能为经典注入新鲜血液;它展现了中国话剧与世界经典对话的自信姿态;更重要的是,它让剧场重新成为年轻人思考生存意义的公共空间。当幕布最后一次落下,观众席爆发的掌声不仅献给台上的表演,更献给这种永不停歇的艺术探索——正如哈姆雷特所说:"时代虽然脱节了,但我要亲手把它重新接好。"在经典与当代的裂缝处,北京人艺的青年演员们正在架起一座惊艳的桥梁。


场馆介绍
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剧场)座落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交通便利,它是隶属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常于1955年交付使用,在建筑风格上,借鉴了欧洲与俄罗斯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以庄重、典雅...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
乘103路、111路、202路、211路、814路等美术馆下车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