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时刻丨播音学子闪耀第四届上海校园戏剧节
更新时间:2025-11-25 20:00 浏览量:1
11月20日,第四届上海校园戏剧节展演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仝文龙凭借在原创红色戏剧《烽火中的爱情》中的出色表演,荣获大学组“最佳男主角”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我校学生专业能力的肯定,更是学校“艺术+思政”育人模式、学院融合赋能与红色研学铸魂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
比赛演出剧照
上海校园戏剧节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学生戏剧联盟主办,复旦大学、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办的品牌性校园艺术活动,辐射全市大中小学生及校外教育单位。赛事秉持“面向人人”“以艺育美、以剧载道”核心理念,以“剧领潮头” 为主题,通过“以节助演,以展推创”的形式鼓励原创创作,分组别开展展演评审并配套戏剧工作坊等延伸活动,既是深化美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检验高校艺术育人成效的权威平台。
2025年5月,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科专业改革的大背景下,整合后的戏剧与音乐舞蹈学院打破专业壁垒,搭建起融合培养平台,跨专业、跨地校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原创剧目创作。原创红色戏剧《烽火中的爱情》应运而生。该剧由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毕歆阳全程带队创排,创新性地将“深耕红色文化、原创红色剧目”融入专业教学,让播音学子得以跳出“话筒前”的单一场景,系统对接戏剧方面的角色塑造、舞台调度等资源,为能力突破奠定基础。其创排全程离不开跨学院协同与新学院融合生态的支撑。剧目创排过程贯穿思政引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志强、副教授陈雁担任校内专家指导,并特邀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副局长苏雅琳、延安红色家风馆馆长高婷担任艺术顾问,形成了校馆协同的指导机制;师生团队通过多次线上会议深入学习“延安精神”内涵,并在延安专家协助下严谨挖掘和考证史料,最终选定彭雪枫与林颖的革命爱情作为创作主题,为作品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与史实基础。戏剧与音乐舞蹈学院则将此次创排深度融入专业教学,使原本的技能训练课堂转变为“思政教育的鲜活载体”。
校内演出剧照
延安演出剧照
同年7月,在完成基础创排后,创作团队随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弘扬延安精神,庚续红色血脉”师生暑期研学团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文艺纪念馆、延安红色家风馆、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纪念馆,在原始革命史料中打磨剧情细节,在红色场景中深化情感表达。这场研学不仅是对剧目“思政”内涵的具象化补充,更让播音学子的“舞台塑造”有了历史真实感的支撑,让“艺术+思政”从理念真正落地为可感可触的舞台作品。11月16日,实践团指导教师和骨干成员受邀走进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兴业讲堂》,在FM93.4的直播间,将延安故事与青春感悟传向更远方。
在戏剧与音乐舞蹈学院融合生态与红色研学的双重赋能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现了从“声音讲述者”到“革命故事演绎者”的培养突破。学生借助跨专业课程与舞台实践,将语言表达与戏剧表演深度融合,完成从声音塑造到全维度舞台塑造的能力跃升。以《烽火中的爱情》为代表的实践成果,体现了“艺术+思政”导向下专业能力与精神内核的协同提升。未来,学校将继续推进这一育人模式,依托红色主题项目,培养兼具艺术表现力与文化使命感的复合型人才。
访问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官方网站获取更多内容
